335、鉴赏(2)
作者:金一新      更新:2020-06-04 01:05      字数:3231
着眼前这副熟悉的画,心里不由颇多感叹,这幅画是当初盗墓的时候,从地底下拿出来的,在一批字画里头,属于中档级别的货色,即便是如此,这副字画的价格也有一百多万,秦老却把这东西转赠给了常崇德,可见秦老并不一定知晓自己送他这副画的价格。

  当初为了挑选哪副字画送给秦老,他特意找了牛大茂的老丈人,细细的分析过这副字画,这副出自于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真迹,从款印和印泥和画纸和画绢以及整体字画的个人风格经过行家鉴定都证实是真迹。

  见常崇德问到自己,秦书凯坦然一笑说,常省长,若是我没看错的话,这副该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兰竹图》。

  常崇德笑道,秦县长眼里不差,看起来好像对字画也略通一二嘛,说说这个画的真假。

  秦书凯假作腼腆的笑笑说,扬州八怪的威名,只要是苏北一方人士,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虽然对书画不甚精通,独独这位爱画竹的郑板桥作品相当的偏爱,也算是稍稍有些研究,依我看,常省长桌上这副字画,倒是可以确定无疑是真迹。

  秦书凯此话一出,书法协会的主席和常崇德都有些愣住了,他们两人在这里琢磨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敢下结论,秦书凯只看了几眼就能断定这字画是真的?不会是愣头青不懂装懂吧?

  这幅画现在是常崇德的私有收藏,他自然是最关注这幅画的到底是不是真迹,毕竟这真假之间,字画的价值可就相差甚远了。

  常崇德问道,小秦,何以见得呢?

  见常崇德那副怀疑的眼神,秦书凯明白他心里的疑虑,一个搞了多年书法的行家都不敢断定的书画,怎么你秦书凯看一眼就能这么肯定是真迹?

  秦书凯自然不敢说,这幅画原本就是从他手里出去的,并且在送给秦老之前,还请了行家早已做过鉴定。

  他笑道,常副省长,别人的作品或许我没本事瞧出这真假来,独独郑板桥的作品倒是正好是我一直比较偏爱的,对于此人作品的研究,就算是一般的行家也不一定有我这样精通。

  常崇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点头道,那你倒是说说看,凭什么断定这副字画就是真迹?

  秦书凯慢悠悠说道,郑板桥这个人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全才画家。他的诗有杜甫的遗风,关心民间疾苦,重在表现社会现实,其书法融黄庭坚、苏东坡之体,掺篆隶楷行诸体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乱石铺街,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

  秦书凯这番话一出口,立马有几分行家的问道,连书协主席都频频点头说,不错,的确是有这个说法,看来秦县长年纪虽轻,对这个方面还是很有研究啊,继续说下去。

  秦书凯见常崇德和书法协会主席都睁着眼睛滴溜溜的看着自己,心里不由稍稍有些得意,这些从牛大茂老丈人嘴里出来的话,现在倒是让他可以当着常崇德副省长的面炫耀一把了。

  秦书凯继续说,在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近年海内外上拍郑板桥书画共计747件,已成交441件,成交率60%,总成交额高达1.57亿元,其中超百万元以上的三四十件之多。

  2006年6月北京某公司春拍上一幅《幽壑兰泉图》镜心竟以836万元高价拍出,两位国内知名专家将其跋为“真迹”,但此件高价成交的拍品却是不折不扣的拙劣赝品。

  其实,板桥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他的“六分半书”独创自家之体,大小、长短、正斜、方圆、肥瘦、疏密都处理得十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