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家事·国事(2)
作者:
飘逸 更新:2020-06-22 19:58 字数:5274
军部队的数量发展是最快的。占领泰国后,特别是和中国边境的开放,让翟勤已然不是只有几十架飞机的问题。虽然自己还不能生产制造,但从美国走私进来机械设备让飞机改装能力和修理能力大大加强。
被半强制性弄来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国外并非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大企业支持他们。并非他们没有才华,而是缺少名气而已。
他们被弄到南华后发现,这里有强烈的科学气氛和充足的研究经费。特别是南华,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哪怕一个微小的研发,也会特别重视。
金内科技城的科研所如雨后春笋,各种机构不断建立。很多民用科研机构也开始运行,他们的研究并不是单一的,民用也是和高科技相关联的。对此,翟勤并没有限制什么科学技术,并不是非得由官方控制,但国家出经费的成果一定是国家的,民用的可以申请专利,自己处理。
金内科技城里,说几分钟出现一个成果是大话,但几个小时就有一项发明,或者一项革新,一点不为过。
被卡列波夫弄来的那些美国投资企业,以敏感的商业头脑立即把眼睛盯上那里,不断投入资金,开展科研项目。但他们发现,如何努力也无法和南华最大的科研机构相比,他们的研究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弯路,很快就成功。
可是只有内部的人员明白,他们万能的总统总是能给出正确的研究方向。就像是计算机领域,这些科学家都不知道,一个搞军事,政治的总统,怎么会知道这些,但又有哪个人知道?翟勤没吃过猪肉,但他看到过猪跑,
那是现成的发展方向,有些技术只是差一个课题和一个正确的思路。有时一个提示,就能让研究少试验千百次。所以,高能物理和化学研究要快得多,特别是电子方面。
南华影像方面的研究,翟勤的一句话,阴极射线,一个数字化,一个计算机语言,这些提示虽然连翟勤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在这些专业人耳朵里,却有了天大的作用。一个几十年才会出现的科技成果,在翟勤的南华却是几天,几十天的事。
从螺旋桨飞机向喷气式飞机转变,几个月时间里,走过了漫长的十几年时间,南华航空研究所已进入最后试验阶段。用航空研究所所长江大伟博士的话,他有把握一两年内让这种高速飞机升空作战。
翟勤后世知道的那一点皮毛都算不上的科技知识,在这个时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键是他知道一些在后世界普通人也知道的常识,特别是医药方面,因为一些普通药物,只要知道基本的成分就可以了,经过几次试验就可以成功。这是现成的技术,所以不用经过千百次几年的临床试验。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从南华科技城建立到现在,南华没有人不知道南华联邦的总统是万能的。原来的流氓将军,恶魔师长,如今变成了万能总统,神仙下凡。
所以弄的翟勤一天忙到晚,他几乎没有时间关心军政问题,政府运行完全是蒋凤奇、周德敏、张秉孝他们的事,军队是沈方辉和梁伦他们在指挥,而翟勤这个总统和三军总司令成了科学家,被尊称为南华科技之父。
想想这些,翟勤只能是苦笑。开始还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帮不上。四处抢人才,挖墙脚,弄来这些人才。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个能力,大大加快科研速度。要是这样,有个十几年,南华的科技绝对会超过美国、英国、日本、苏联。
筋疲力尽的翟勤返回家里,刚刚坐下,看着已经会跑了,在家玩耍的儿子,翟勤伸了一下腰倒在沙发上。他觉得自己终于因为当初的懒惰,今天付出了代价,当初坚决不参加军训,弄得现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