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道经,庄子十九篇!(3)
作者:茗夜      更新:2020-07-23 12:12      字数:4178
r />
  当然,姜真武肯定是不会让这种东西流传出去的。

  老道士又从石头下面拿出一个长长的木匣,只有手臂宽,郑重地递给姜真武:“这是我当年得到的一把剑,和这本庄子十九篇放在一起的,现在也交给你。”

  有一种交代遗嘱的感觉。

  让姜真武心情沉重起来,他接过这把剑,顿时一股巨大的重量感袭来,心中震惊。

  这匣子只怕得有数百公斤重,匣子只是木头的,自然不可能很重,重量肯定来自匣子里的剑锋!

  怀着好奇心,姜真武打开匣子,里面安静地躺着一把看起来古朴无华的长剑,剑锋三尺三长,宽两指有余,剑柄也只有巴掌长短,上面缠着一些兽皮。

  没有华丽的造型,也没有繁复的花纹,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花哨之处。

  就是简简单单地一把剑。

  但是,姜真武抓着剑柄却是感觉到了厚重,仿佛拿着的不是一把剑,而是一座山峰一般,很重。

  而且两边的剑锋也闪烁着寒光,显示着自己的锋锐。

  “这么重,是什么铸造而成的?”

  姜真武好奇地问道。

  将这些交给姜真武,真阳道士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或许不是地球上的金属,总之你收好就可以了。我能交给你的,就只有这三样东西,其他的都是一些杂学,你学多了无益,反而分心。等你将来有兴趣,随时都可以自己进来这里看书。”

  姜真武握着这把沉重的剑锋,几百公斤对他来说也不是多重,所以很轻松地挥舞了一下,暂时还不是很适应。

  他追问道:“师傅,我要自己在古籍里领悟剑法?不是你教?”

  老道士已经迈步走上楼梯准备离开了,肯定地说道:“自然是靠你自己去领悟,我也不会,如何教你?”

  姜真武无语:“那我也没领悟出来呢?”

  “那就是你命该如此,不适合用剑。把这剑丢了吧,你也别练剑了。”

  老道士很干脆地说道,然后就离开了。

  姜真武只能先将这把剑重新装回木匣之中,然后翻开这本庄子十九篇看了起来,想试试能不能领悟出剑法来。

  依旧是先秦文字,姜真武看起来并不费力,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因为他从小就被老道士教授这些先秦文字。

  在古文字方面,他可能算得上国内数一数二的专家,只有研究了一辈子的老道士能和他相比。

  可是,认识了并不代表就能理解其代表的含义。

  古代那些著书立说的先贤们,说话写字都是高深莫测,往往一个字就能代表很多意思,而且先秦时期还没有标点符号,文字的断句方面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才会有后来那么多人对道德经,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多先秦圣贤们的书籍进行注解,因为他们看了都有不同的理解。

  庄子十九篇!

  姜真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来,虽然他还不能理解其中意思,也不知道如何断句,但是仅仅是畅读文字,就能有一种自然和缥缈的感觉,整个人都宁静了不少,体内气血也都沉凝下来。

  最近经历诸多的繁杂情绪都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