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预设的陷阱(2)
作者:天子      更新:2023-01-28 18:55      字数:2057
br />
  杨廷和找左都御史金献民商议此事。

  金献民见杨廷和来访,便感觉事有蹊跷,等杨廷和说明白是要彻查宣大一线是否虚报战功时,便明白此举是在针对皇帝。

  查虚报战功,要看查到什么人头上。

  若只是查到边将身上,就不要往上牵扯文官,但若是要把事闹大,那连巡抚、总督级别的官员都要跟着背黑锅。

  杨廷和道:

  金献民叹道:

  杨廷和摇摇头:

  留下冷冷一句后,杨廷和离开。

  ……

  ……

  其实都不用都察院去查,臧凤替白羊口守军虚报战功之事,经不起推敲。

  首先弃关逃走这一项就是大罪。

  随后宣大地方上便有御史上报,提及白羊关口被鞑靼人所毁,并且鞑靼人在天成卫人马杀到钱,已掠夺后撤走,其实并没有发生第二次战事,也就是说……所谓的克复白羊口一战,双方没有交兵,这也是为何边军在第二战中没有报己方折损的原因。

  压根儿就没交手,也就不存在死者。

  而白羊口关口被毁,乃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至于鞑靼人首级,仍旧是的老套路,就是追出去后随便找了个也不知是鞑靼还是大明牧民的部落,疯狂屠戮,借头颅一用……

  本来边

  境水草丰茂之地就分布有很多小部落,名义上依附大明,但经常被大明和鞑靼两边骑兵抢劫……

  关口附近混口饭吃,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这些部落并不是胆子大,而是每年都会向明军和鞑靼人两方缴纳保护费,牧民们以为自己的安全有保障,结果却成了圈养的牛羊,任人予取予夺。

  当然,要不是白羊口关口被毁,鞑靼人烧杀掳掠后扬长而去,边军罪过太大,谁都承担不起朝廷追责,急需功劳傍身,边军也不会杀掉这些会生蛋的母鸡,断了长期饭票。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无过反而是功的闹剧,反正鞑靼人撤了,上报说是被我边军杀退,还有人头作证,应该没问题吧?

  ……

  ……

  事情揭发出来后,朝野哗然。

  朝堂上。

  朱四显得灰头土脸,但他很清楚自己只是在杨廷和面前演戏罢了。

  朱四显得很谦逊,主动问询杨廷和弥补方案。

  杨廷和本来很谨慎。

  要不是皇帝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询问,他绝对不会站出来评价。

  但现在皇帝恳切问他意见,他只得回道:

  意思是走司法程序,我作为内阁首辅,不好随便发表意见。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朱四道:

  皇帝都说此话了,摆明是要拿臧凤开刀。

  但就算把臧凤换了,皇帝也会想方设法换个过去,别是下一步就又要破格提拔唐寅吧?

  杨廷和本不想趟浑水,让臧凤落个声名狼藉,他的目的已然达到。

  可见一个臧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