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解梦和议礼(加更)(2)
作者:
天子 更新:2023-01-28 18:58 字数:2617
�杨慎都不在,不曾想翰林院侍读顾鼎臣正好看到朱浩出去又回来,过来好奇地问道:「敬道,是谁来找你?可是
家中有事?」
顾鼎臣脸色憔悴,看样子像是罹患恶疾,走路都有些不稳。
虽然顾鼎臣算是众翰林修撰的直接上司,负责修书的很多事,但朱浩一向没把顾鼎臣当回事,主要是这个人藏得太深了,有点像是,此人现在一门心思巴结杨廷和,后来在杨廷和倒台后,却又立即转向另一边,不遗余力对杨廷和一党进行打压。
大明的,也是从顾鼎臣开始,后面被严嵩发扬光大。
顾鼎臣是在嘉靖十七年入阁,嘉靖十八年朱厚熜南巡时,留守京师,当时内阁首辅夏言因为扈从皇帝出巡,途中忤逆君王,被勒令致仕,等于说顾鼎臣当了几天的首辅。
可没过几天,皇帝气消了,夏言官复原职,顾鼎臣后面也就只能活在夏言的阴影下。一年后,嘉靖十九年,顾鼎臣死了。两年后,嘉靖二十一年,严嵩入阁,把顾鼎臣写青词的本事发扬光大。
这样的人,要让朱浩对他有多尊重,很难。
这病恹恹的样子,朱浩看了就有点心烦,居然还关心他出去见过什么人,过问他的私隐?
朱浩搪塞道。
顾鼎臣疑惑地问道:
会用心揣摩,又是那种善于迎合之辈,朱浩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在翰林院好端端过了一年半,竟然能被你顾鼎臣发现端倪?还是因为朱四临时找人来跟自己商议事情?
朱浩笑着岔开话题。
顾鼎臣收回疑惑的神色,笑道:
朱浩笑道:
顾鼎臣摆摆手:
说话间,顾鼎臣往外走去,却还在琢磨谁来找朱浩。
朱浩眯眼望着顾鼎臣略显蹒跚的背影,不知该怎么应付这个人。
看来那些在历史上没什么作为,比如说杨慎和余承勋这种,真不用太过担心,要不是因为他们资质太过平庸或者是看不清局势,也不至于落到终生郁郁不得志的地步,反而是那些在历史上功成名就之人,比如说顾鼎臣这种后来能入阁并当几天首辅的,那必然有某种超脱于凡人的手段或者能力,这才是朱浩需要提防的对象。
这件事算是对朱浩的一种提醒。
要防备,还是去防备顾鼎臣、夏言、严嵩这种人,而夏言如今还是兵科给事中,当谏官,严嵩就算混得不错却一直留守南京,加上严嵩算是杨廷和的门生,在杨廷和倒台后很长时间不得器重。
皇宫内苑。
朱四收到朱浩的条子后,召礼部尚书毛澄和翰林院掌院学士石珤到宫里商议事情。
随着邵太后病危的消息传出,其实朝中人大概猜到是因为何事。二人直入文华殿,朱四在文华殿赐见二人。
毛澄和石珤对视一眼。这是闹哪样?
不提正事,上来提做梦?提的还是一个将死之人的梦境?你还不如直接说,你想给你爹在帝前加皇字,让你祖母跟宪宗皇帝合葬,这样我们反而容易接受,会直接跟你辩论,告诉你这样是不行的。
你这明显不按
套路出牌啊。
朱四道:毛澄问询道:
朱四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