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请求停战”(2)
作者:鹏羽      更新:2023-02-04 13:17      字数:6629
军大多是临时征招的农民,尤其是伏尔加格勒方向军,其士兵训练比之鄂木斯克的农民军还不如。只要我军集中主力击溃最弱的伏尔加格勒方向军,其它两路军队必然闻风而止不敢进攻。”

  这个想法其实参谋本部也商议过,从战略的角度看,如果能在进攻中击溃俄军,在将来的政治谈判时中国自然能更加理直气壮。但是这个方案有风险,首先为了能达到彻底击溃一路俄军的目的,那么进攻部队必然要集中尽可能多的主战部队,并配备主战武器。不然进攻部队与俄国打成胶着状态,那整个战略就彻底失败。进攻部队多了,防守部队的兵力自然少。而敌人可是已经丧失理智的俄国独裁皇帝,万一他拼着损失一路大军换取其它两路大军攻占乌拉尔斯克,然后挥兵从后侧包抄进攻部队,那最终可能会损失一路大军。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俄国军的战略呢?这可是远离本土十余万里的地方,孙悟空都需要翻一个筋斗的距离,一但进攻部队被困,那可是连救援的机会都没。中国战胜的局面基本已经确定,要是这时突然损失一路大军,中国政府就被动了。正是出于风险性的考虑,所以参谋本部才选了这么一个折中的方案。

  刘盛休拉着段祺瑞秉烛夜谈,天亮时分段祺瑞发报参谋本部建议执行刘盛休的计划,并附上行动方案。参谋本部需要商讨,电文来回也需要时间。考虑距离乌拉尔斯克最近的萨马拉方向的俄军,即便急行军也需要五个行军日才能与我军交锋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缩短乌拉尔斯克战事的时间,段祺瑞行以临机专断权,让刘盛休亲率四万中国军队和日本第三师并配合二万藩属****,一路急行军朝伏尔加格勒方向的俄军正面开去。自己则亲率宪兵团。以日本第五师为主力,配合以三万余藩属****坚守乌拉尔斯克一线。

  “三天,你只有三天时间。如果三天内参谋本部依然要求执行原战略。你必需回军。否则无论战果如何,你应该很清楚违抗军令的后果。”段祺瑞面对眼前的老一辈将领。依然军规森严。

  “十五天,十五天之内我一定击溃俄军。请大人必务坚守至我击溃俄军之时。”刘盛休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向段祺瑞告别。

  但俄军还是被高估了,北线两路俄军进行速度相当缓慢。一个急行军日的距离,俄军楞是走了三天。既然是这样,那就奋力一博吧,参谋本部下达了进攻命令。

  8月25日,刘兵团前锋侦察部队与俄军伏尔加格勒方面军前军发生短促遭遇战,随后俄国军就地结阵而中国军队也放缓了行军速度以节省体力。8月26日夜。刘兵团主力突然出现在俄国前沿阵地。未进行任何火炮准备,俄军还在睡梦中就遭到中国步兵的突然攻击,当晚俄军前锋大营便乱作一团,未至天亮时分俄国军便已全面溃败。中国军队没有发起追击,只是在接收了俄军营地后修整了一日。刘兵团因为是急行军,所以没有带重型火炮,但在28日凌晨依然依靠所携带的大量迫击炮抵近对俄军发动了短暂的炮击,随后四万中国军队杀入俄军阵中。俄军彪悍且人数众多但士气不高指挥混乱,中国军队人数虽少但战意坚决指挥灵活,所以俄军被打的很被动。但有着人数优势的俄军尽管颓势尽显。却是败而不溃,一支勉强维持的战线。

  从凌晨发起的进攻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万中国军队与近九万俄军酣战不止。而随军的日本第五师和两个哈萨克师却一直守在外线待命。日军第五师参谋长大岛健一多次请求出击却遭到刘盛休的反对,刘盛休一直紧密的关注着战场的形式,他在等俄军阵型出现崩溃的迹象。只有这时投入最后的兵力才能起到鼎定战局的作用,否则只能打成添油战术,白白损毫自家兵力。只是战前谁都没有想到,此次俄军抵抗意志会是如此坚决。

  到了下午三时,被反复冲击的俄军阵地左翼出现松动,俄军出有组织的撤退。见此情形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