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底线(2)
作者:鹏羽      更新:2023-02-04 13:17      字数:6612
�在刘兵团再次用胜利证明中国军队的强大,俄国也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和国内叛乱的局势下终于低头认输。但这并不意味着前线部队可以马放南山,向前方运输物资依然要进行。不过总算尘埃落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为了在战后替中国营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有些妥协也是必需的。就在俄国发出请求和谈电文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到了应该停止的时候,中国军队如果不受袭击将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同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军队将解除对叶卡捷琳堡的包围,并对城中居民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这个声音的发表,引来了国际上的一片赞誉。

  事实上从21日起,梁华殿兵团就开始向秋明撤军,拆除了全的部营房运走了全部的弹药,但留下了几座大型仓库,里面装满了当初剥削而来的冬衣和大量粮食,而拆除的营房废墟上大量的木材可以当作燃料,有了这些物资加上后方运送的补给品,足以让叶卡捷琳堡的官员渡过这个冬天。但是无人值守的仓库却引发了叶卡捷琳堡内的官民发生激烈的冲突,大量留存的物资被付之一炬,加上俄国为镇压叛乱对叶卡捷琳堡的救援不利,到了来年春天整个叶卡捷琳堡内因饥寒至死的人数高达近三万。不过这都不关中国的事了。

  袁寿山兵团也是从21日起开始撤军,不过仅驻有部分军队的车里雅宾斯克,有序的接收了中国留下了少量的粮食,并收集了一切可以过冬的物质,最后安全的渡过了这个冬天。

  聂士成兵团则最简单,20日当晚就发出停止攻击的电报后,乌法便和平了。21日早分散出的军队便向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进发,冬天到了,中国人也需要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冬。

  但东部战线则不然,首先乌拉尔斯克被中国空军几乎炸平,段祺瑞只能指挥着驻守的藩属国重建房屋以过冬。而前突的刘盛休兵团为了将来谈判的需要,依然留驻于伏尔加河以东的伏尔加斯基。对于来自俄国的抗议中国方面解释说:刘兵团突进距离过远,很难在大雪来临前撤回乌拉尔斯克,所以他们将在来年春天撤回。

  中国在外政治口碑一向不错,言而有信是必需的,也符合中国人所说的仁义大国的形象。所以各国在再次得到中国政府的保证后,也给予默认。孰不知,中国正组织一切力量向刘兵团输送物资、装备并大量建造渡河船支,近十万的俄国俘虏被充当劳力修路铺桥,因为刘兵团将是后面的政治谈判中,中国政府最直接的威慑力量。

  然而对于中国撤军,俄国的第一反应却是,除在伏尔加格勒留下了三万军队外,将前线与中国对峙的军队全部召回用于平定叛乱。以至于中国军队面前已没有了俄国军队,这让中国的将军们目瞪口呆,自有史以来这恐怕还是第一次。中国的将军们也第一次发现,仁义大国的形象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过中国方面并没有趁势进攻,反到是提出为协助俄国保持国内稳定,愿意出售一批枪械给俄国,而且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成,不过条件是:只接受黄金支付,钱到发货。

  尼古拉二世很恼火,中国人居然把从俄国人手里缴获的枪枝买给俄国?!但为了能尽快平定叛乱,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忍痛将仓库的黄金装车从铁路运向中国。

  9月25日,英国,朴茨茅斯

  经过英国“不懈努力”的调停,中俄两国终于在朴茨茅斯坐下来商谈战后事宜。俄国全权代表谢尔盖?维特抵达朴茨茅斯,中国全权特使、外交部长唐绍仪正乘坐着最快闻香号驱逐舰还在路上,所以前期谈判由中国驻英公使汪大燮(xiè)展开。

  “中俄两国以目前军队实际控制线为界限,重新划分两国国境线。同时俄国必须立刻迁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