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沈默的抱负(2)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2-11-16 03:58      字数:3304
�一个将军讨论很严肃的命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好在沈默已经有了调查,所以他理直气壮道:“如果想要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最少需要大船二百艘,小船四百艘,水军五万人……你想过没有,需要多少船厂,多少码头,多少人力为其服务?一年又要花多少银子呢?”

  “最少也得五万人吧。”戚继光轻声道:“就算民夫可以征用,但仅官兵薪俸,也得至少一百万两……再加上造船和出海作战的花费,那就得再有一百万了。”说着自己也觉着这个数字有些扯淡,便补救道:“但是这十万人可以从陆军中转移过去,不就不会产生新的军费开支了吗?”

  “就按你的法子,让一部分陆军转业成海军。”沈默一拱手道:“请问戚将军,你准备从多少个省、多少个府里抽调这十万人?”

  “这个吗……”戚继光也意识到问题的难度了,这相当于将各省各府地兵力割裂出一部分,同时各省各府的财政也要相应割除一块,由海军部门统一管理。

  这在别地朝代也许不是难事,只要方法好,可以用中央财政统一搞一下嘛。但在大明朝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大明朝没有中央财政。

  按理说,户部是国家财

  枢,应该统筹全局,掌管着全国税收的调配,自然力办大事。可因为太祖皇帝不太懂经济,觉着很多钱收上来再发下去,既浪费时间,又耗费财力,实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所以他规定许多地方上该花地钱,就不要再往国库里送了,直接坐收坐支吧。

  比如说在国家财政中占据绝对大头的军费问题,便是由各个地方政府按照规定的数额,直接采买军需,然后送到临近的卫所去,军费的流动直接省略了入国库那一道。

  诸如此类的状况很多,都被老朱为了省事而省事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一边是一年才收上三五百万两国税的大明朝,另一边老百姓却被苛捐杂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咄咄怪事。关键就在于,七八倍甚至十几倍于国税的税银,被地方政府合法但绝不合理的截留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朝户部的作用也只能是,监督各个机构与地方政府的财务收支,所以才会有十三清吏司的存在。至于那些花钱的事情,都得由地方上自行解决,国家那点钱,还这留着给京官们发俸禄,给困难地区救个灾,以及给皇帝修园子呢。

  ~~~~~~~~~~~~~~~~~~~~~~~~~~~~~~~~~~~~~~~~~~~

  想明白这一点,戚继光自己就放弃了,把每个省每个府的财政统一起来,集中管理,那可是与全体地方官僚为敌啊……还不如让他单枪匹马去消灭所有倭寇来的现实。

  高涨的热情煞那间低落许多,戚继光自己起身将那张纸从墙上揭下来,呆立良久才嘶声道:“难道,我大明的海军要永远无望了吗?”

  沈默从他手中拿过那张纸,小心的叠好,沉声道:“相信我,我是这世上最希望大明朝有一支强大海军的人,我会用我的全部,去实现这个梦想的。

  ”说着再将其递到戚继光的面前,声音低沉而坚定:“收好我们共同的理想吧,等到可以实现的那天,你再将它还给我。”

  戚继光郑重的点点头,将那张纸片贴身收好。

  当这个问题揭过去,戚继光便极少对沈默的否决提出异议,进展无形中便快了许多。最终两人用了三天时间,甄选出了八十八条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便是依照着这些珍贵的材料,写成最终的练兵大计,以及呈送总督衙门的报告了……很明显,前者是纯军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