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七章 转角有爱(2)
作者:
金泽滔 更新:2023-07-15 20:22 字数:3106
��门新经济发展战略,能为全市更多的小春花带来一道蓝蓝的天。
这几天,围绕新经济发展纲要,金泽滔和王力群等几个核心人员都在赶写初稿,任家农则奔赴西州做城市规划模型,杜建学已经多次催促,先出效果再修订细节。
永记国际大厦的谈判已经暂停,杨基机电的考察团队尚未抵达,等合作事宜一确定下来,服装城的招商、招标和招租就要齐头并进。
按照金泽滔的要求,城关镇马忠明副镇长他们已经在丈量道口建设涉及土地面积,调查登记涉村民及经营一年以上的临时摊贩。
时间很快推过了十一月,进入一九九三年度的最末一个月,金泽滔永州上下,南门内外,谈论沈春花的声音,渐渐地稀落下来,但很奇怪,这个诞生沈春花的城市,却渐渐地有了沈春花的气质。
首先行动起来的是公安局,每个重要路口,都开始架设红绿灯,划上斑马线,上下班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戴着红袖箍的公安交警,站在十字路口的指挥台上,吹着警哨,挥舞着优美的指挥手势。
每个路口的路灯杆上,都悬挂着一幅横幅:“让小春花们都能安全回家!”
红绿灯和公开执勤的交警,第一次出现在南门市民的生活中,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与此同时一个个整齐合一的巡逻小分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他们走大街穿小巷,他们的红袖箍上写着“春花巡逻”。
这些都是金泽滔建议柳立海开展的,以小春花事迹为切入口的重树公安新形象活动。
电视台还以“转角有爱”为题,报道了南门公安局神出鬼没的春花巡逻队的事迹。
学校里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沈春花活动,市区许多的孤寡老人家里,突然之间,冒出很多热心的小朋友们,尽管他们不太习惯干家务,经常弄得老人的家里一团糟糕,但老人喜欢有孩子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
连沈春花家里的晚稻都早早地被热心的村民收割并且料理好了,沈家三个老人被医院劝回家去了,沈春花由医院护士护理,三个哥哥也返校了。
小春花不知道什么时候拍摄的一张背书包的旧照,被热心的市民们到处散发,甚至有商家打出了她的照片,广告语也充满温馨:“与春花同城,有爱心折扣”。
当这张照片辗转至金泽滔的手头,金泽滔正走在去市委大楼的路上,这张照片上面的小春花,跟他的旧印象相符,脏兮兮的小脸,黑乎乎的双手,五颜六色的外套,还有那个几乎都快垂到脚踝的。
这或许是小春花在那仅一个学期的南门一中的学习生涯中留下的身影,或许是小春花辍学后借着哥哥的书包留下的纪念。
金泽滔将照片交于卢海飞,说:“这就是小春花,以后所有有关小春花的报道,就用这个配照,哦,对了,市委办那边联系过没有,电视台要求现象采访新经济发展战略讨论的要求获准了没有?”
卢海飞低笑说:“原则同意,但不同意在会议现场摄录,可以做个整体报道。”
今天,市委常委会将集中讨论市政府提出的新经济发展战略纲要,
常委会一般不可能对外公开报道,更不可能让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拍摄,金泽滔说动了杜建学建议市委接受电视台采访,也是为能让常委会顺利通过新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买个保险。
不管怎样,有台摄像机架在会议室外,至少让这个发展纲要不会被不确定因素随意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