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心里有数(2)
作者:金泽滔      更新:2023-07-15 20:38      字数:3211
,这才是金泽滔费了好一番口舌的最终目的。

  金泽滔的建议,让杜建学都不觉释然,就连方建军都不住点头,称赞说:“这才是成熟稳妥的建议,就按这个方案办,拖了三个多月,抓紧落实,不能再让人们谈楼色变。”

  温重岳看着一改刚才灰败脸色的杜建学,心里忍不住叹息,看上去杜建学比金泽滔要老成持重得多,但若论到实干,杜建学还是差了金泽滔不少火候。

  金泽滔从方建军书记提起大楼的后续使用,就占据着谈话的主动权,杜建学不知是因为心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直被金泽滔牵着鼻子走。

  如果金泽滔一开始就提出整体搬迁,大约在场的多数人都不会看好,杜建学的态度会更加激烈,但此刻,一切都水到渠成。

  柳立海等人甩了一件烫手山芋,杜建学觉得这样的结果没有超出他的心理预期,地委一班领导终于去了一起心病,方建军书记在大楼事故救援阶段就直接参与,今天终于善始善终,心里欢畅,在场领导皆大欢喜。

  公安大楼的后续处置由王力群全权负责,裘星德协助,杜建学没有异议。

  进来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难免有些沉重,但离开的时候,大家都仿佛轻松了许多,马速书记提议,请省委及部里领导一起吃顿便饭,方书记和竺部长都欣然应允。

  反正奶奶都说了,这两天膳宿自便,估计回家也是孤家寡人,金泽滔不等领导发话,就自觉地留下蹭饭。

  从下午开馆仪式到公安大楼现场,都一直提不起精神的竺副部长,直到进了老营村通元酒店的一号包院,才开始活跃起来,他说:“南门,历史上叫南骊,当时是个兵营,刚才听你们介绍,这个酒店原来是个废弃的村落,叫老营村,考究起来,老营村可能就是南骊的发祥地。所谓骊者,马深黑色,礼记有云,戎事乘骊,可见,永州自古就是个兵争之地。”

  竺副部长说得轻松,听在金泽滔和杜建学耳里,心里不免吃惊,南门的历史,金泽滔曾经在市委常委会推出新经济发展战略时曾经详细考评并论述。

  但竺副部长此刻信手拈来,了然于胸,让人十分意外。

  金泽滔试探着问了一句:“竺副部长,永州历史可追溯到什么年代?”

  竺副部长几乎不假思索道:“西汉始元二年,以南骊乡置县,属会州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永州、乐水、处州三府,是为永州建县之始。”

  金泽滔紧问了一句:“那永州什么时候始设府?”

  竺副部长笑眯眯说:“小金市长这是要考考我了,三国吴太平二年,分会州郡东部置永州郡,隶扬州,郡治就在今天的南门,当时还叫南骊,辖浜海、南门、海仓、北山等七县,辖境远超现在永州辖区,是为永州建郡之始。

  金泽滔两手越过坐在一边的温重岳,钦佩万分:“难怪应司长提到竺部长都赞不绝口,他说,竺副部长才是部里的活化石,全国浩如烟海的县市区界址,都装在竺部长的脑子里,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当时,我还以夸大其词,现在一听,活化石都不足以形容竺副部长的博闻强记,你的见识,连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永州人都自愧不如。”

  说到应司长,金泽滔到现在都感佩不已,在金泽滔和应司长接触的短短几个小时里,无论是应司长,还是刘处长,提到部里的领导,无不毕恭毕敬,绝不因领导不在场而有所偏颇。

  如果撇开办事效率,和他们俩人相处,确实有让人如沐春风的愉悦,这种作风,从竺部长身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