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忠诚(3)
作者:1拓拓1      更新:2023-01-02 16:55      字数:5366
��战斗中,杨玄感俘虏了一个叫韦福嗣的内史舍人,杨玄感亲自出马策反了他,让他加入到起义军中来。韦福嗣也不含糊,连老虎凳都不用上,就投了诚,进入到杨玄感的参谋班子。

  李密很快就注意到这个人,当发生下面这件事后,李密终于可以确定,韦福嗣是身在梁山,凡在庙堂。

  杨玄感让韦福嗣起草一份檄书给洛阳城内的樊子盖,韦福嗣直接拒绝。

  这就怪了,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上山入伙,为表同心,是要签生死状的,韦福嗣官居内史舍人,干得就是起草文书的工作,又没让你去取杨广的人头,写一篇檄文当投名状再合适不过。

  李密马上找到杨玄感,指出韦福嗣绝对不是自己人,这样的人应该马上拉出去斩了。

  杨玄感奇怪的盯着李密:

  “不至于吧,有这个必要吗?”

  此话一出,李密已经明白,杨玄感必败无疑,其败因不在于杀不杀一个韦福嗣,而在于杨玄感的内心。

  在李密看来,大丈夫立于世间,欲成所为者,必于内心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内心追求什么?

  2.为了达成所愿,我愿付出怎样的努力?

  这是一个关于立志跟奋斗的问题。要想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立志必须坚定,因为只有强烈的**才能给你指引方向,而只有全力的付出才能让你最终抵达终点。

  为了取得胜利,必须果敢,必须勇猛,可这依然是不够的。你要采取一切可能接近目标的方法,甚至有时候,这种**□□有些不近人情。

  什么不至于此,什么先这样吧,这样的觉悟怎么取得胜利?

  从中军帐出来,李密叹了一口气,告诉他的亲信:

  “楚公好反却对胜利提不起渴望,我们将要成为俘虏了。”

  很快,李密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杨玄感又把李密叫来,笑呵呵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看我称帝怎么样?”

  什么?!李密简直要疯了,他盯着杨玄感,仿佛看着一头史前怪兽。

  事实上,比较奇怪的是,一般起义都会搞个名号,比如黄巢叫冲天大将军,李自成叫闯王,杨玄感竟然没打出旗号来,这虽然是个遗憾,但一步到位,刚起事一个月不到就称帝的,嗯,倒不是没有,但你绝对记不住他们是谁,因为那些都是死得最快的。

  李密断言否决了杨玄感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再次警告他,最好赶快进攻长安,安抚关中,拿下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

  杨玄感又露出招牌式的大笑,表示称帝这个事就算了。

  完了,杨玄感已经没救了。

  李密已经看到了失败的影子,但他并不像三国时的杨修一样,一发现不对,就叫手下打包行李。他也没有像范增那样因为自己的计谋不为所用,就骂两声:竖子不足与谋,然后拍屁股走人。

  李密选择留在杨玄感这条将要倾覆的大船上。

  因为他不仅是杨玄感的谋主,还是杨玄感的朋友。

  如果杨玄感即将胜利,我可以离去,但如果他将要陷入困境,我无论无何都不能离去。患难与共,这才是友谊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