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问道——周府之行(2)
作者:问道玄明      更新:2023-01-30 20:34      字数:2145
洪武二十二年(编者按:公元1389年)也是秋天,蜀中剑阁突然来了一群不寻常的人,据说是从京师来,是一个姓岳的儒生请来京城的大人来考察兴办儒学书院选址一事,来者轻衣简从,便服朴素,不扰民,不炫耀,在经过一个村时,发现一穿着破破烂烂,几乎是身着几缕,瘦弱单薄,光着脚跪在路边一个九岁的男孩,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有一辆双驾马车停了下来,上面下来一个和气面白无须的大人,走到男孩跟前,嗓音有点细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跪在这里?男孩说没有名字,人都叫他‘狗蛋’,因父死母病,家中贫困,特求过往君子与好心人相助,他愿卖身葬父,为奴伺母,只干活,不计工钱,有口饭吃就行了。那位大人嗓音如同唱戏一般,长叹一声,回转禀报给车上之人,随即便拿来一套厚实男孩穿的衣帽鞋袜,给狗蛋穿戴好,又拿了一精美御盒吃的,与一盒银锭,交给他,让他回去给父亲安葬,替母亲延医诊治,男孩马上砰砰猛磕几个响头,并称回家葬父,救母,待安顿好,即刻前来寻访大人,愿终生为奴,报答大恩,来人躲开不受磕头之礼,并指了指车上,道:‘不需回报,要谢就谢我家小主吧!’,男孩也是知恩图报,一再请求留下二位大人的姓名,面色白净的大人想了一下,也没有回禀车中之人,轻声道:‘这么吧,我叫周恕,因无子嗣,我就认你做侄儿吧!’狗蛋便求周恕赐名,周恕道‘今后你便是我的侄儿,若是将来我年老无依无靠,你须与我养老送终?如若不情愿,就无须提甚留名报答了,可否?’男孩不容置疑,道:‘常言道,受人点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岂能知恩不报!请恩公赐名吧!’,周恕,不由微笑赞许,道:‘望你前程远大,就叫周望远吧!’

  给读者的话:

  平时偷懒,有余稿时不着急赶稿,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又犯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毛病,急急赶工千字,已逾夜半,差点完不成上传的任务,明天再多写点回补吧,唉,不要跟我比懒,我懒得跟你比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