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好的,鸡长得健康,营养就充足,鸡下蛋也会下得更频繁了,卖鸡蛋的进项自然也跟着增加了!
这么一想,还有点小兴奋呢。
乔月计算过了,如果自家把麦芽糖拿出去散卖的话,赚得比这还要更多!
自己可以将糖切成小段来卖,一锅下来,能熬制六斤糖,暂时打算切成200段,一文钱一段,那十一斤粮食就能卖出200文钱,刨除不到二十文的本钱,净赚一百八十文钱,要比批发多卖六十文。
不过批发的好处就是省心,熬出了糖,做好送到县里,钱就到手了,简单快捷还省时间。
散卖的话,必须要在赶集的时候去,人多,一文钱一块糖,大家都买得起,也愿意尝个新鲜。每个集市卖一回,两个人去,基本上能忙得过来。
要是卖得好的话,还可以多拿一点别的小吃一起卖,那就又多个进项。
县里的集市半个月一次,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往县城。人绝对是够多了,小零食这东西,只要做得好吃,就不愁卖。
等小麦发好芽,家里的水稻早就脱粒装好,放在仓库里了,家里的农事都基本忙得差不多了,这么大笔订单,乔家四口人一起出动了,一大早上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有了爹娘的帮忙,乔月省了不少的力气,基本上自己只要动动嘴皮子,阿爹阿娘就都干净利索的办好了,效率实在是太高了。五十多斤糖,天还没黑就都熬制完毕了。
开始的几锅,还是乔月自己做的,但是只教了爹娘两三遍,两人就可以上手了,相当有悟性了,后面的几锅糖,做得相当完美了,完全看不出是新手。这让乔月再次惊叹自家父母的动手学习能力。
有了爹娘这两双也力的大手,最让人头疼的揉糖步骤也变得简单了,糖浆在爹爹的手中变得特别的听话,好像没几下子就定型了,真是让人嫉妒不已啊。
第二天一大早,乔家阿爹就去县里找未来的女婿,跟他一起去铺子里送糖。
乔家阿爹怕自家的称不准,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特意称了三十一斤。
糕点铺东家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最喜欢跟老实守信用的人做生意了,见乔家阿爹如此本分,是个可结交的人,对这门小生意也更加上心了。
礼尚往来,送给乔阿爹一大块枣糕,足足有两斤重,乔家阿爹推脱不了,只好战战兢兢的收了。
老实人头一次碰见讲究人,有点不适应呢。
手里拿着剩下的三百文货款,心里别提多开心,区区五十多斤粮食就换了六百文钱,不开心才怪呢。
乔家阿爹向来不是小抠的人,自己有钱了,就惦记给家里人买点好吃的。
乔家爷爷爱吃豆腐,平时也舍不得买,乔家阿爹就一口气买了三块大豆腐,让自家老爹好好的吃一顿。
季子仁秋收回家待了好多天,现在要在县城拢账,暂时不能回村,乔家阿爹就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兜里揣着钱,背篓里背着好吃的,整个人都快飘起来了,好在现在秋收,回村的路上人不多,要不然见到这五大三粗的老爷们,蹦蹦跶跶的,岂不是要笑破肚皮啦。
乔家四口的兴奋劲一直到赶集的日子,还没散去,乔月趁着爹娘脑子被兴奋冲得晕乎的,就央了两人带自己去赶集。
结果自然是好的,财神爷一般的闺女提出的小要求,怎么能不答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