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2      字数:3541
�不是背到三十个字就卡壳了?】,但满语版,谢谢,三字经不是三个字的,千字文也不是四个字的,几乎就是三字经意思的满语翻译叽里咕噜地说出来,完全没有合辙押韵的韵律感,这他娘的怎么背啊……亲,还不能背错字哦,语气词、助词、虚词什么的不许错哦。活像上小学的时候默写课文有木有,少写一个“的”,多写一个“呀”就华丽丽地打个大叉。

  苏勒不禁在内心吐槽,怪不得这门语言最后没有留下来呢,完全没有美感好吧,纯粹是为了文化独立而生造出来的。要知道语言文字要流传下来是要有艺术生命力的,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学说话的时候,没有音乐性和趣味性的幼儿读物就这样扔给孩子们真的大丈夫?满族这么多大学士,你们敢把三字经翻译得好背一点儿不!怪不得纳兰性德写了那么多汉词却从来没有写过一首满诗。满语有诗词么?有文章么?有小说么?有话本么?怪不得后宫的娘娘们只能念经,尼玛这种语言不具备娱乐性啊。

  当然,三字经和千字文的背诵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很多满语的常用单词在两篇小文中多有涉及,经过了漫长而痛苦的学习过程之后,苏勒终于觉得自己不太需要用连猜带比划地才能跟别人沟通了。大人们说的话她基本上能听懂大部分了,由其是一些抽象词汇,经过和脑内的汉语版本三字经和千字文进行满汉对译,已经没有什么理解难度了。果然语言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时不时蹦出一些满语词,活像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假洋鬼子。脑补的时候跟四爷的对话也已经变成了满语版本,想想其实还是挺萌的。当然,四爷现在已经成为了第三顺位抱大腿对象,而不是老公候选人了。毕竟等到康熙挂了,顶头上司就变成这位四哥了,还是要抓紧讨好的。

  康熙二十年的新年,苏勒已经基本可以和大人进行短句交流了。经过嬷嬷培训、宜嫔娘娘验证之后,苏勒终于可以抱出来给人看了。这可以说是个突破性的进展,被苏勒称之为学成下山。这个时候按照大清的说法,苏勒已经三岁了。但苏勒自己坚持认为自己一岁半:别以为老娘是小孩儿就可以平白叫老。她绝不会说自己是因为觉得三岁还不会走路太丢人才坚持不肯承认自己三岁的。这个时期其实非常尴尬,被抱出来展览的对象通常是宫里地位比较高的娘娘,没有皇后,她们不用日日请安,但也还是要互相串串门的。其他娘娘到翊坤宫的时候,苏勒就会被抱出来展览了。被人问一些诸如:苏勒几岁啦?苏勒最喜欢谁啊?苏勒爱吃什么啊?苏勒背了什么功课啊?

  每次问到功课的时候,苏勒总是要淡定地把三字经或者千字文背一遍,然后收获一片赞叹。都是诸如“小公主真是聪明”,“如同苍鹰一样的睿智”,“不愧叫苏勒”等等。顺便说一句,苏勒在满语里是智慧的意思,和玛丽苏毫无关系。对于这个名字,苏勒现在满意多了。【你真的确定这样就不苏了?苏是你的宿命,坦然面对现实吧,少女!】

  这样被拿出来显摆,一次两次就当练口语了,但次数多了肯定会有些厌烦的。不过想起宜嫔娘娘自己好不容易经历地震保住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抱给皇太后抚养,只能在去请安的时候才能偶尔见到,就觉得宜嫔还是挺可怜的。私下里奴才们议论说五爷要是能在翊坤宫养着,说不定这时候也能被三字经的时候,宜嫔还打罚了一番。这样的小心翼翼,让苏勒感觉都不像这个性格爽直的姑娘了。

  是的,姑娘。此时的宜嫔娘娘,后来的宜妃郭络罗氏,此刻还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也就相当于大学刚刚毕业的水平。她身材高挑,穿上三寸的花盆底就足有一米八了。虽然生过一个孩子,但身材依然火辣。尽管清朝初期的旗袍款式比较水桶,但时不时会被宜嫔抱在怀里的苏勒显然掌握到了这个康熙宠妃的身材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她毫无疑问是个美人,化妆之后绝对是现代一线女星水准,一双桃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