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4543
  三个姑娘,加上揆叙、富尔敦两个,又邀来苏勒的表姐和硕柔嘉公主的女儿耿涵薇,堂姑安王府的十九格格采烟,辅国公苏努家的小格格尘寰,勉强凑齐了第一次诗社阵容。苏勒一个起名废,直接把这个诗社命名为庆云茶会。嗯,和她那个附庸风雅的庆云山人一个名儿。

  外头的格格、姑娘们来的时候,揆叙和富尔敦多半都不会参加。有时候等大家散了,也被苏勒逼着写几首凑趣儿。诗会十日一次,每次有数个固定的主题,从咏春、咏海棠,到童趣、稼穑、怀古甚至是记事。性德每次是必会被苏勒拉来参与品评的,有时候也邀自己的友人们过来指点一下这些孩子。

  安王府十九格格采烟是索尼的外孙女,索额图是她舅舅,因而她在京中亲戚广阔,交友也广。来了两回便觉得这儿事儿新鲜好玩,又拉来几家的姑娘。多半也是京中的贵女。

  苏勒本来也确实想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家嫂子也收集一下,托了清穿小说泛滥的福,未来的嫂子都是哪家的姑娘,苏勒多半还都记得。可惜,大嫂二嫂在她们这个圈子里没搭上线儿,三嫂倒是跟耿大姑娘有些交情,可人家不好这个,专喜欢女儿家的那些闺房之乐。四嫂太小,还没出来交际。于是苏勒的福晋收集计划只能告吹。

  不过十九格格倒是邀来伊桑阿之妻蕊仙夫人来给她们做评判。对,就是那个之前和河道总督靳辅作对的伊桑阿。蕊仙夫人是索额图之女,十九格格还算是她的表姨。不过旗人的关系就是一团乱麻,从父亲算是一辈儿,从母亲算又是另一辈,端看和那边儿走动得近了。

  几次诗会下来,苏勒的诗确实写得不错了,在一起开诗会的朋友中间,也算是顶尖儿的。这也是自然的,苏勒毕竟比众人多了一辈子的见识,比起困在京城里出不去的闺秀们,苏勒前世也算是遍历名山大川了。加上苏勒看得史书远比这些姑娘们多得多,诗词用典总是巧妙得当,立意也是新颖独特,在一众中规中矩的闺阁诗中,显然是特立独行的。

  京城里消息传的快,没活动几回,连三公主都听说了,格外想过来一起玩儿,还特意为此给苏勒写了信。苏勒想着自己虽然是为了不被三姐比下去才搞了这么多事儿,可随着苏勒自己写诗的功力一日千里,这样的心思也就淡了。明年苏勒就要进南三所,为了给她腾地方,几个姐姐的住处都得俭省些,平白就理亏了三分。加上二公主不喜欢她,大公主因为是养女,又不是个好出头的,能跟三公主打好关系,在南三所的日子也能如意许多。

  苏勒很想帮她,可三公主要出宫来参加诗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庆云茶会每一次的集会诗词,都会结集出版。纳兰家原本就有出书的底子,性德自己的《侧帽》《饮水》《渌水亭杂识》甚至是大部头的《通志堂经解》都是纳兰家自己刊印的。苏勒想出个诗集,自然不在话下。

  几个姑娘闺名不能外传,因此都学着苏勒起了雅号,俗称笔名。每个月三回诗会,正好结一本集子,就叫《庆云集》,开始时只是内部流传,凡是参加的小姐们每人都有一本,也送到宫里给公主、娘娘们赏阅。

  这年头女孩子能看的书实在不多,《庆云集》首次刊印便大受欢迎,还没到第二期出来,就重印了两回。苏勒一看,索性把《庆云集》做成了杂志的感觉,除了诗词本身,还将每次名家的评鉴也一并写出,还将诗词加了满文、蒙文的翻译。另外还兼刊登一些作诗、填词的小技巧。不仅如此,苏勒自己在里头专门设了个杂识栏目,在志怪、奇谈之中夹杂一些西学、医学的小知识。

  不止苏勒有自己的栏目,辅国公苏努家的格格因为信仰天主教,在里面也写了些对天主、上帝和中国传说中的皇天、天帝的联系。耿家大姑娘因为自广东来,于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