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3258
��正。三苗一整个族的人都能被魅惑,蛾皇女英和个把大臣什么的简直不在话下。禹就更不用说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夺了位那都是轻的,舜到了后来都被发配去跳舞,死在南疆难说其中没有禹的手笔,估计位子都是被逼着让的。要是能把帝位再交回去给舜的儿子,岂不是仇白报了?”

  《尚书》简直快被她改成了狗血话本儿,揪着一句看上去不合理的话,就能把“禅让”的佳话讲出不少弯弯绕绕。还说历史就是这么看才有意思。

  上古贤君尚且如此,剩下的人也就不必多说了,一个一个被苏勒黑过去。黑完了还非常正经地说,事有反常必为妖,前朝史后朝撰,还不知道掩盖了多少真相呢,这种事情无非成王败寇,想怎么写怎么写,史笔一镇,千秋万代就巴巴地当了真了。所以尧是自愿禅让,所以舜死于南方驯守,所以禹让天下而不成,史笔握在赢家手里,后人纵然猜到些端倪,也必被骂作离经叛道。

  胤禛以为自己也就是那么一听,一笑了之。可有时候怀疑的种子一种下,就真的像是苏勒所说的那样生根发芽。看书的时候如此,连平时说话做事,也经常多留个心眼儿,凡是不合理的,总要多想深了一层。他本不容易轻信,有了这个习惯之后,简直更加多疑了。

  还没等把这事儿想深了,太子就派人过来叫他一起去的翊坤宫看看。胤禛就把心里的疑惑跟太子说了。

  胤礽也不是轻信的人,思虑更加周全,问了几句这个陈氏的情况,点点头,吩咐道:“到了翊坤宫再看吧,不要多说话。皇子夭折本有成例,总要看看贵妃和宜妃她们的意思。”

  看胤禛有些欲言又止,格外耐心地安慰道:“我知道你跟苏勒走得近,关心胤踽也是自然。可有些事儿一查起来,后宫恐怕就要翻天。皇父不在,我们过去看看也就是了,插手宫务纯属是自找麻烦。等到皇父从口外回来,这事儿也就尘埃落定了。人家时机选得好,又得了手,遇上这种事儿,也只能要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你心里有怀疑,宜妃未必就没有。我们说到底都是外人,不要管人家的闲事。今日若是苏勒从宫外头回来,你也劝着些,不要闹起来。就算你说的这个陈氏真的是下手的人,可后头就不知道站着谁呢,把她揪出来有什么用?胤踽一个婴儿,谁的路都没挡,人家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谋害皇子?指不定里头有什么深仇大恨。

  “后宫的水啊,混着呢。”胤礽说完,伸手摸了摸胤禛的头。

  胤禛心里陡然一惊,“太子是说,宜妃和郭贵人可能也害过其他人?所以不敢去查,就这样让皇子白白没了?皇父呢?不会管么?”

  胤礽有些无奈地叹口气,道:“我知道的也不多。早年皇子也不少,可现在还剩下几个?你年纪小,没经过那些,算是运气不错的。你当老大和老三为什么要送到宫外头养?”

  胤礽话没说尽,但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已经让胤禛格外心惊。本来以为苏勒随口说过的话已经足够阴谋论,却不想后宫的争斗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照太子的意思,岂不是后宫里凡是能够活下来的皇子都是幸运的?

  “年长的皇子总归要比年幼的更容易得到皇父关注。天命、天聪年间开始就是如此,早建军功,早封爵位,前程也比幼子强些。这些年活下来的皇子多了,争得也就不怎么厉害了,也就没了把皇子送出去养这样的规矩。要是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还是宫里安全些。你没见苏勒去了明珠家,竟然还是得了天花差点儿也没了?”

  胤礽的对胤禛,总是不自觉地多说一些。说到底,他还是有些羡慕胤禛的赤子之心的。胤禛也算是聪明,能隐忍,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