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3)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3596
br />   按说这样的一个后宫小透明,不至于得罪谁,而且万黼没有送出宫,就是因为他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靶子。无论是胤褆还是胤祉,甚至是被康熙看得紧紧的胤礽都比他危险得多。万黼又不是那种自幼有高才,惊才艳艳的。一个熊孩子,就算大了估计也不是很得宠。

  万黼是死在宫里的门海之中的,就是宫内防止走水的大铜盆。水盆很高,万黼又小,没有奴才跟着,掉到里面去爬不出来淹死也正常。尸体是安嫔发现的,这也就是为何宫内盛传安嫔是害死万黼的凶手的原因。万黼死时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掉进门海里去了,所以胤礽才格外肯定万黼绝不是自己爬进去的,第一次的教训已经足够刻骨铭心,但宫里的大人们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都觉得熊孩子有一就有二,大约就是自己淘气作死,最后把自己的小命儿玩儿没了。

  胤礽这几年陆续在康熙和太皇太后离宫的时候接手过一部分十三衙门的事务,没有派人直接查探此事,却翻过十三衙门的宫内档案,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线索。胤礽其实是疑心惠妃的,但只是疑心而已,并没有什么实据。而且惠妃并无杀死万黼的动机。这回出了胤踽的事儿,从前是敬嫔的王贵人才浮出水面。

  毫无疑问,胤踽之死王佳氏一定在背后推波助澜。当年安嫔所以小产乃是多方原因导致,而遇上万黼的尸体受到惊吓,加上宫内流言蜚语滋扰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时和安嫔一起发现尸体的,是她的大宫女尚氏,与王佳氏的宫女尚氏乃是堂姐妹,均出自正白旗包衣尚家。而王佳氏的宫女又是后来直接帮助陈氏进宫的关键人物。王佳氏位分当年仅在安嫔之下,安嫔又比她得宠,先怀上了孩子,再生出来,封妃也就在眼前了。摆在眼前的证据,几乎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王佳氏——安嫔是她陷害的,胤踽是她谋害的,那么,万黼之死是不是也跟王佳氏有关?她是不是知情?

  胤礽把一切都摆了出来,却仍然疑点重重。

  苏勒听得并不精心,却问了一个格外重要的问题,“说王贵人害死胤踽甚至想同时害死胤禟是因为她曾经被我姨妈或者额娘害得失宠,就已经很牵强了,那万黼呢?您也说了,万黼是个淘气的阿哥,本身也不得宠,生母位分、出身都不如她,她到底为什么要杀万黼?总要有个动机啊!”

  胤禛却有些迟疑地提出一个可能性,“万黼既然喜欢到处乱跑,会不会不小心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

  “灭口?”

  几个人对视一眼,终于得到了可能最接近真相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