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2)
作者:
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3692
能做一点儿一是一点儿。
大清并不缺有钱人,有钱人也是要生病的,这种救命的药,即使卖得比千年人参还贵,也不愁没有人买。如果能够让自己西仁堂推出抗生素这样的神药,相信不仅是在大清,全世界都会趋之若鹜。
苏勒熬了三四个晚上,将一系列相关的东西都写出来,为了速度快,甚至用了炭笔。这里头包括了一本整理出来的微生物学简论和抗生素的来源和种类。又花时间花了很多图纸,里头包括简易的无菌箱、接种器材、发酵设备和萃取装置,里面不容易在这个时代实现的都在细节上做了修改。
看着这样的东西,却觉得靠着这些制备青霉素还远远不够,怪不得穿越前辈们都只是做做肥皂。
苏勒于是苦思冥想,打算把自己在现代学过的理科知识全部掏空。首先基础的化学和化工就很重要,尤其是有机化学。书到用时方恨少,苏勒化学和生物学得都不错,但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深恨自己当时没有好好多看点儿书。
不过有了个基础也就够了。苏勒原本的想法是借着西仁堂经营西医西药的名目培养更多西医,现在可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并举,首先组织人手翻译西方的医学典籍,譬如著名的《心血运动论》,让学徒们系统地学习之后,再出创造实验条件支持他们研究。苏勒相信,有了她的理论方向指导,中国人这么聪明,定然会创造出比西方更加辉煌的成绩。
这时候还没有工业革命,物理学的发展还停留在牛顿阶段,听说牛顿的好基友莱布尼茨还没挂,然而西方此时就已经有外科医生了。苏勒十分怀疑,在没有抗生素、没有良好的无菌环境情况下,外科手术究竟怎么做,真的靠哈维一本《心血运动论》支持么?等到研究出抗生素,不但一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可以得到遏制,连手术中的感染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马上就要打仗了,西仁堂能够放在明面上也好,这样说不定可以请旨让西仁堂派遣外科学徒医生去战场上锻炼锻炼,没有比战场更好的外科医生训练营了!外科技术发展也能带动的中医本身对于人体构造的认识,对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促进更是毋庸置疑的。
苏勒已经可以想见,如果西仁堂发展得当,对于自己会有多大助益。这明显是个名利双收且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比起原本只是想养着几个洋大夫好在康熙生病的时候捞点政治资本什么的显得格调高了n个档次,也总算有点儿穿越者的感觉了。
只可惜,没能在这之前救了胤踽的性命。
后来几天事情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胤禟的病很快好了,虽说不一定是苏勒出的主意的效果,可宜妃却依然对苏勒赞不绝口;苏勒的拉丁文老师是个贵族,看到苏勒书之后很快就承诺可以帮苏勒弄妥这本书在西班牙的出版事宜,并且很有节操的表示自己并不想占这个名声,苏勒可以用个化名当做作者;胤踽的牙胶个果然有残留的痢疾杆菌,陈氏对这种鉴别方式闻所未闻,然而最终还是承认了,连招认的背后主使之人都是毫无新意的王佳氏;值得一提的是,万黼的事儿竟然也有了眉目,胤礽让人反复查找万黼出意外那几天的档案,不仅仅是十三衙门的,宫内各处的档案几乎都翻遍了,发现因为正开春,长春宫请了喇嘛进宫来祈福,从康熙十年开始,每一年长春宫都请过喇嘛,而那一年之后,祈福的事儿就这样断了。
按照《还珠格格》的逻辑,这些喇嘛一定混有不是喇嘛的外男!外男一定跟宫里的娘娘有奸|情。后来娘娘有没有假死被救走这么狗血苏勒就不知道了,因为康熙十八年宫里死去的娘娘就是一位——安嫔马氏。人家走的时候还大着肚子呢。
苏勒本着太子帮了她不少、自己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