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3972
�布札木萨,是喀尔喀诸汗为了对抗西|藏的宗|教统治一致扶持起来的法王。然而活佛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在喀尔喀可以说一言九鼎。从活佛转而为执政汗王的也不是没有,噶尔丹就是个现成的例子。所以苏勒才说,土谢图汗部这个骨头不好啃。

  “说的不错,帖帖确实是想要你嫁到漠北去。漠北内附,人心却不定。虽说名为下嫁,却与从前的和亲也差不离。漠北是否能够完完全全变为大清领土,全看内附之后这几年。按着从前的旧例,这种情形是要派驻喀尔喀亲王全权处理的,但你叔伯们倒没有一个合适的。我想着你总要嫁过去,也是正经的爱新觉罗子孙,比起旁人来不差什么。再者公主外嫁,总要接手札萨克事务,一个和硕管得,喀尔喀也不过大些,旁人管不得,你可不同。可有信心?”

  苏勒的眼神立刻亮了起来,带着第一个孩子才有的毫无来由的自信:“有,当然有!帖帖能助额布格、助阿布让大清日渐强盛,苏勒虽然没有帖帖这样厉害,但一定不会辜负帖帖的希望的!”

  孝庄笑着摸了摸苏勒的脑袋:“单靠你一人之力,也太为难你了,漠北三部之地不小于漠南四十九和硕。远嫁出去,只靠着公主府的人,肯定不足用。所以我才想将十三衙门交付给你。不过十三衙门牵涉甚大,非日久难以服众。怎么用,怎么用好,就只能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苏勒想,大约这就是十三衙门最好的归宿。这么强力的部门放在紫禁城里,只怕康熙和孝庄关系再好,也会觉得自己被上了箍一样,如鲠在喉。把十三衙门交到苏勒手里,作为陪嫁带到漠西去,可以说是一举数得:一来保全了是十三衙门中人,苏勒觉得这样隐秘的机构要是真的取缔,保不齐就是个血流成河;二来也算是给大清在漠北的势力平添翼助;至于那些阴谋论的想法,不甚重要也就不用提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在位多年,总有自己的一套获得情报的方式。内务府是一大块,以三织造为首,几乎就是康熙在江南自己建起来的情报网。又有密折奏事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康熙都会派遣心腹去各地暗访,陛见时往往都要聊上很久。从起居注里都能偶尔得见的记录就知道康熙对帝国的掌控力从来都不弱。

  更让苏勒高兴的是,如果十三衙门落在了自己手里,那么性德的事儿大约就能变成永远的秘密了。这样仿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苏勒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

  然而权利的交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苏勒真正见识到十三衙门的律书则例,只觉得这种复杂的权力交接,三五年大概都是快的。老祖宗还健在呢,再有苏麻妈妈可是能活九十多岁的,况且康熙、太子都控制过十三衙门,想要里头的效忠苏勒一个冲龄公主,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苏勒从前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相关的事务,甫一受命,一股脑地呈现在面前,才知道之前考虑十三衙门不过是个监听部门到底有多么浅薄。间谍机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格外神秘的,哪怕是苏勒知道的雍正皇帝掌握着的粘杆处和血滴子,也只不过觉得有些暗线、密探和武功卓绝的高手罢了。至于觉得十三衙门是宫斗利器什么的,简直太儿戏。

  然而,此时十三衙门历经数十年,形成了建制完整、分工明确、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情报机构,俨然是大清国的fbi。与前朝锦衣卫不同的是,锦衣卫在明面上,具有极高的权力和威望,所以人人畏惧;而十三衙门全部为地下组织,十三衙门只为最高权利层负责,但不能向旗人公开,并无什么权力,连支出用度都是从太皇太后和皇帝的私库中出的。

  十三衙门明面上的行政级别撤销之后,原有的建制全部打散,此时的十三衙门真的分了十三个部门。实际上已经与当时的十三衙门有了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