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2)
作者:洛寒食      更新:2023-02-20 06:53      字数:4412
��必须要彻底连根拔起。

  孝庄采取的办法,与苏勒当年给太子出的主意不谋而合。寻一不畏死的直臣谏倒明珠。这个直臣,孝庄选的正是郭琇。

  郭琇是山东即墨人,年幼时就被当年间门的官员看中。他家境本来不错,不该进十三衙门,可既然得了上头青眼,也就不在乎这些小结。郭琇早年一直在间门学习,直到三十多岁才参加科考,一届就从秀才直接考到了进士出身。

  此时郭琇正在江南道御史任上,也符合间门官员的特征。御史风闻奏事,很适合十三衙门出身的官员,间门十官九御史,这也是个常态。康熙虽然基本不管十三衙门的事儿,但任用官员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考虑这一点。

  苏勒手中的《参河臣疏》是唐二送过来的,他对孝庄并不如何忠心,算是十三衙门之中苏勒的嫡系。若是没有唐二,苏勒都不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如此快地全盘接收十三衙门的全部势力。

  唐二将折子扔给她的时候,格外地随意,好像并不知道这折子所代表的含义,只是随意一说:“你不是找我帮忙打听,间门那边打算怎么整治明珠么?我的人弄来这本折子,参靳辅的。写得还不错。”

  郭琇的文章的确写的不错。尽管苏勒一直欣赏靳辅,认为靳辅治河方法得当,泽福后世,然而看了这文章,也忍不住怀疑靳辅是否真的在江南侵占良田,导致民怨沸腾,靡费过巨。苏勒一直想要保靳辅,当年和太子讨论如何扳倒明珠的时候就是这个观点,此时也还是一样。可郭琇是御史,风闻奏事乃是他职责所在,苏勒根本无法干涉。

  间门的事儿,苏勒一直插不进去手。她也在间门学习过,和间门的几个京官儿也还算是熟悉。可因为间门之中多官员,就很容易形成双重管理。苏勒已经想了很久,想将间门直接从十三衙门之中分出去,但这还没分呢,就有了现在这样的事。

  苏勒想要见一下郭琇。

  事情并不难安排。如果苏勒只是个未册封的公主,这样的见面并不容易,可苏勒本身还是十三衙门的掌控者,在西苑安排见一个大臣,就没有什么不妥了。因为十三衙门有自身的保密性质,这件事如果苏勒不想让别人知道,就是康熙恐怕也不容易打听的。

  郭琇长得倒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和间门之中人那种笑里藏刀并不相似。见到郭琇的时候,苏勒还顺带从唐二那拿来了半篇《纠大臣疏》,这本就是直接参奏明珠、余国柱串联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的。其中列举了明珠十条罪状,苏勒一一看了,倒也不算牵强。

  郭琇进来行过礼,却是一副倨傲模样。苏勒内心给他打了个情商低的标签,笑道:“郭御史的文章写得不错。我拜读了郭大人的《参河臣疏》和《纠大臣疏》,只觉得间门辛号实在是委屈大人了。”

  郭琇虽然知道苏勒要见自己,可能是听闻了间门的动作,但全没想到一个四公主竟然连文章都已经看到了。奏疏是要呈给皇上的,却先过了四公主的手,谁知道四公主到底站在那边?京城都知道四公主是性德的学生,以性德为蒙师,她握着十三衙门,就算要了郭琇的命都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郭琇并不害怕,他梗直脖子,抬头直视苏勒的眼睛:“我既敢写这样的奏疏,就是抱着必死之心。公主若是要赐死微臣……”

  “郭大人说笑了,”苏勒哪里等他说完,“我只是叫大人过来说说话,夸赞大人文章写得不错,哪里说过什么其他的。这里虽然是西苑,可开口闭口提那个字,也是犯忌讳的。”

  郭琇看着苏勒端坐在上首。她穿得是公主朝服,带了朝冠,颈上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