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1 章(2)
作者:小春贤      更新:2023-02-27 09:37      字数:3351
�谦笑着说道:“早已是想好了,这一辈的是人字旁,就叫做一个侦字,取其清雅荣贵之意,已拿着八字去合了,是再好不过的。”

  那薛蟠嘴里念叨了两遍,宝钗便抱着小哥儿笑道:“侦哥儿听到没,老太爷给你取了名字了,你的名字叫薛侦。”宝钗逗弄了一会子,因小哥儿要吃奶,王氏便打发婆子好生送到韩氏院里去,宝钗见她反复叮嘱,完全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模样,难怪先世听到一个笑话,说是有了孙子谁还理儿子呀。

  一时,薛蟠要回韩家去报喜,那薛谦也往外头去了,此时屋里只留下了宝钗跟王氏两人,两人说了一会子体已话,王氏问宝钗:“你近来这些日子在府里过得可好,家里的管事们当差可还妥当?”

  宝钗笑着说:“国公府里人口原比咱们家更简单一些,家里几房下人都还不错,有个别挑剌的被我打压了几回,我带的那几房陪房也渐渐能主事了,这些倒都罢了。”王氏这才放下心来,又问宝钗:“女婿那里打发人送了书信回来没有?”

  宝钗一怔,耳朵便微微发红,她回道:“半月前,陈估将军家人回京,托了他家人送了一封平安信,不过寥寥数语罢了,因陈将军家人次日便要离京回安州,我也赶不及回信,只打发人连忙收拾了几件衣赏托他家带去。”

  王氏听后,便拉着她的手说道:“你也太老实了,女婿那里必定军务繁忙,不得常给你写信回来,你也该体贴些,得了闲儿多打点些衣裳吃食送过去,也好叫女婿知道娶了媳妇家里有人惦记他才是。”宝钗红着脸点头,又答应王氏回去常给顾耘写书信过去。

  宝钗坐了半日,想起贾家之事,便对王氏:“贾家离京之时,我差人悄悄送了一包银子一包药材过去,也不知现下他们日子过的如何了?”王氏听后一惊,拉着宝钗的手说道:“我素来知道你这孩子心软,只是也不该如何莽撞才是,你这么一个年轻媳妇白白送一包银子过去,叫女婿知道了,岂不会多心了?你想帮他们家,也只该打发人回来告诉我才是,我到底还是比你自由一些。”

  宝钗听后默默不语,只因她自穿越过来,除了保住薛家之后,没有能力救助其他诸钗,这实在是她心头一桩憾事,自知道贾家即将离京后,她心知贾家被抄,如今已是一贫如洗,恐怕回南边去了他们日后生活艰难,又因王氏对贾家成见颇深,因此担心告诉了王氏,她不肯接济贾家,这才私自换了可靠的家人送了贾家一包银子,那银子虽不多,只是俭省些也能过起富足日子,只望着宝玉跟黛玉能终成眷属才是。

  王氏见宝钗不作声,便握着她的手说道:“你只当妈是那等锱铢必较之人?我虽说怨我那亲姐姐,到底哥儿姐儿都是无辜的,又这般年小不经事,我何曾想忍心看他们吃苦,早些日子,我已打发人回南边去了,与了他们一处庄子,并有一些田地,便是靠着租子,也能过活了。”

  宝钗听后便笑着对王氏道:“到底女儿年龄小思虑不周全,还是妈妈见识长远一些,有了田地比手里现银还强些。”王氏看了她一眼,嗔怪道:“你这丫头,老老实实交待清楚,别想着避而不谈。”宝钗便将事情原委告诉王氏,又搂着她的手臂撒娇;“妈妈,女儿知道错了,日后行事必定慎重,有不懂的打发人来问妈妈。”

  王氏这才罢了,又与她说起一桩事;“前几日,有一位刘姥姥竟带着原先荣府凤哥儿的姐儿巧儿来了。”宝钗只要一听,便猜测必定是那三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她故意问道:“哪个刘姥姥,怎的巧姐儿会与她一处。”

  王氏道:“你不认识,这刘姥姥女婿姓王,名唤做王狗儿,早年他先祖跟我父亲在京里一处为官,因同姓王便时常走动,后因他家家业萧条,便败下来,又自京里搬出乡下,前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