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的船撑得极稳,敖寸心和鼍洁经忘川,过三途,终于出了冥界。
下了小舟,敖寸心踟蹰了片刻,便抬头对杨戬说道:“真君,我还有一事需劳烦你。”敖寸心说完又自嘲笑了笑道:“说起来我似乎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了。”
“三公主有事请吩咐。”
“我们刚拜托转轮王帮忙查袁守城的转世,没想到查遍卷宗也没有这个人的记录。转轮王说他大约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我想请你用天眼查探三界,帮我找到袁守城。”
“你先别急,我先替你查探一番。”杨戬说着便纵身飞起,额头天眼现出,闪烁着金色光芒。杨戬身体在空中旋转,遍查三界。天眼可看清世间一切迷障,辨别万物本相。
“世间并无此人。”杨戬落了地面说道。
“怎么可能?”小鼍龙急道。
“或者这个人的法术在真君之上。”敖寸心忖度道。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这么一说,我便想起一个人。”杨戬沉吟片刻道:“当初封神之战,多次救我们于危难之时的陆压道君便是来历成迷的一个人。他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师傅他们都不认得他,而他也不是截教的人。来无影去无踪,无人知道他的师承来历。”
封神之战的事,敖寸心当年在杨府也听杨戬和梅山六圣讲过一些。如今再次听他提起,才恍然记起当初那一战里还有这样一位修为在昆仑十二金仙之上的散仙。
如袁守城真是如陆压道君一般神秘莫测的散仙,那真是人海茫茫无处寻觅了。
“当初他在长安城内设摊算卦,每卦必准。我曾听长安城百姓说,那袁天罡就是他的侄子。”小鼍龙想了想说道。
袁天罡是唐初有名的堪舆大师,名满天下,和徒弟李淳风共著《推背图》,推衍华夏自唐以后两千年所发生的大事。
“如此看来他也是有宗族家室的人。”敖寸心猜测道。
“或许不过是化名,方便在人间行走而已。”
“但观音菩萨让我们找到袁守城了却因果却是为何?”
杨戬见敖寸心和小鼍龙似乎就此事陷入了僵局,不由出声道:“观音菩萨曾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后由道入佛,她既然这样说,肯定有其中深意。”
封神之战后,截教大败,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后来道教很多弟子便投入了佛教,便是十二金仙里就有好几位最后成了佛。
“可问题是现在袁守城这个人杳无音信,或者世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鼍洁说着便冷笑一声:“那我父王死的未免也太冤了。这天道还有什么公理可言?”
“都说天机不可泄露,可他泄露天机却并不招致天道处罚。他的侄子与其弟子所著的《推背图》亦是泄露天机,同样没有招到天道处罚。莫非这袁家背后是玉清宫的人?”鼍洁说至此处,更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玉清宫是玉帝所居之所,鼍洁句句意有所指,便是指责玉帝不公。
“不要说了。”敖寸心侧了头对他说道。鼍洁冷哼一声,面色不虞。
“既然连天眼都找不到这个人,这人的法术只怕是深不可测,非你我所能及。如今我们暂时也别无他法,不若先回去再说。”敖寸心说着顿了顿对杨戬说道:“多谢真君相助,他日有需要我们西海的地方,真君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