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嗡嗡”的机械运动声,箱体随之大幅度变形,各条齿线分裂分离,无数金属单片零件或单出或组合,接二连三排列有序的从萧川龙小腿部位一直向躯干及上肢快速覆盖着…
“发明这套战甲的家伙一定是钢铁侠的铁粉儿…”萧川龙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给出了最为实在的评价。
十秒钟后,随着头盔合上,身在战甲里的萧川龙立时便看到了出现在眼前的那副立体成像板,这应该就是集成脑波控制面板了---
<,日本语,??…
“中文”
进行视网膜主动识别,请稍候…
识别成功,进行掌纹与视网膜同步验证…
验证成功,建立脑波程控连接…
连接成功,加载面板主副菜单控制程序…
加载成功,进入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并不复杂,极其简约,总共也就三四个主菜单选项,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数据呈现,应该也是简化版的。萧川龙喜欢这种风格,越简单越好,省的以后齐萱他们因难以适应而狂嘬牙花。
萧川龙试着走动了几步,自觉浑身轻盈,健步如飞,感受不到任何负担,甚至比没穿战甲还要轻快。游龙系统里介绍说枭龙战甲全重18千克,萧川龙也搞不清楚这30多斤的重量究竟跑哪去了,按说不应该,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战甲的自身重量被穿戴者的主控意识给“吸收”掉了。
几条终端连接线连上肢体运动神经,便可让身处其内的人类轻松操控几十吨重的机器人,这种科技在萧川龙刚上小学时小日本儿就鼓捣出来了。虽说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技术普遍不太成熟,也形成不了多少军事用途,但确实不罕见。华夏川都重工那会儿也制造出了类似的大型机器人起重机,不过碍于某种原因,一直也未投入使用过。
用意念拉开武器系统主菜单,分列显示有四个选项-自动瞄准面罩,三角火霰弹枪,毒蚊袖珍导弹,苍耳抛射手雷。
自动瞄准面罩并不稀奇。至二零三零年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正规部队基本都配有多功能单兵作战系统,当然,类型是五花八门,啥型号模样的都有,不过多功能作战头盔却是标配。此头盔大多具备自瞄功能,且几乎不受光线及环境影响,无论白天黑夜刮沙下雪,其精准度都没多少差别。
点击自动瞄准面罩,一道金光从操控板上划下,四周顿时亮如白昼,视野中的景物变得极为清晰。操控板上,一个可自动转换圈围大小的圆形刻度瞄准光标正随萧川龙的视角到处移动。凡是萧川龙瞳孔扫过的物体,圆形光标都会在其身上短暂停留一下,然后,光标再随着他的瞳孔视线,快速转移,并准确的锁定在下一个物体身上。
三角火霰弹枪藏置于战甲右臂内。开启武器时,右小臂外侧护甲自动打开,随即从战甲内升出三根约三十公分长九毫米口径的平行枪管,枪管后面上臂位置是弹鼓,肩头处则内置击发装置。
武器开启后,先由瞄准光标锁定目标,程控板即向武器系统发出战斗指令,武器收到指令便立时进入战斗状态,然后武器系统会根据操控者的意念,决定是否对目标进行自动瞄准及射击。
如需精确瞄准,那么程控系统就会立刻接过武器控制权,进行主动寻的,这个动作过程,战甲实际操控者无法逆动,只能等霰弹枪(右臂)对准目标后,开火与否的决定权才会重新回到操控者身上,程控面板中有固定对应发射模块儿,意念点击,就可发射。当然,这一切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