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你要造反?(2)
作者:鲁东道夫      更新:2023-04-03 12:07      字数:3691
没多少拿去享乐,如今光是一个沂州,一个青岛口,一个天津卫,一个炎华商会。三处大兴工业,少说要投进去数千万两。成了,你就是天下间头一份的豪商巨头,大清国起码要增添上百万的工人,赋税翻一番不成问题。”

  杨浩还是不动声色,李经方却听得眼睛都直了。合着杨浩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有所图谋,他铺开的摊子已经有那么大了?如此说来,反而对大清国有绝大的好处哇!

  但李鸿章紧跟着的话,却让他身子一冷,如坠冰窟。

  “按照你弄得那套规矩来办,不用数年,这百万工人必然能发家兴业,哪一个都得对你感恩戴德,立牌位供奉的心思都有。天下间的商户,若要生存,就得跟着你一道儿走。到时候,你一句话,就能让大清国风云变色!嘿嘿,钱的力量有多大,老夫可是很有体会呀!”

  李鸿章抄起茶碗,慢条斯理的喝完,往桌上重重一顿:“到时候,就算你想当皇帝,也没人能拦得住吧?”

  这可是诛心之言,李经方听得心脏好似被人一把攥紧了似的。

  罗丰禄扬起下巴,冷笑着打算看到杨浩的诚惶诚恐,但一眼瞥去,却见这厮依旧笑的让人讨厌,浑然不当回事!

  李鸿章自以为看穿了杨浩的全盘打算,甚至都瞪着他下跪求饶,又或者气急败坏的矢口否认。但左等右等,杨浩不但不惊慌,甚至还两手往后一背,左右打量起屋子里的摆设。

  “这小子……!”

  李鸿章差点没忍住把茶碗砸过去。合着自己说了半天,他一点也没听出来好赖是怎么着?当真以为老夫舍不得下手斩了他的脑袋?

  老头子刚要发飙,杨浩却开口道:“中堂大人的仕途,是从剿灭洪杨太平军渐入佳境,对于历朝历代的造反起义种种,想必有极深的认识。在您看来,从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到前明朱元璋鼎立新朝,他们究竟有何异同?”

  李鸿章又是一愣。这叫什么问题。如果单纯站在他的立场,毫无疑问,凡是造反的都是乱臣贼子。那必须斩尽杀绝,不用迟疑的。

  但杨浩既然开口,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因而他也不由沉吟了一番。同时,拿眼睛扫了一下李经方和罗丰禄。这是个不错的考题,顺便也让两人表现一下。

  罗丰禄首先冷哼一声道:“哪里有什么同与不同?黔首昏蒙,无知无识。天灾人祸历来常事。捱不得苦,一经鼓噪便暴起生事。放在那一朝也容不下他。”

  站在他的位置,那是如论如何不能说出违背身份地位的话来,传出去,就是不小的麻烦。翁同龢的例子可还摆着呢。

  李经方却有不同看法:“除却王朝末世之时。豪强霸者趁势而起逐鹿中原外,也多有平民无果腹之粮,只好铤而走险,最终却酿成惨祸,涂炭一方。总是有人所求不可得,便以暴力强夺之,此皆生乱之根源。”

  李鸿章听得眉头微皱,这两个答案都不算好。不过当真理论起来,那却是一本书都未必能写的完的。中华历史数千年。秦汉以降就有两千多年,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

  他瞪着杨浩喝道:“小子,不要拐弯抹角。直截了当与老夫说清楚。”

  杨浩目光一沉,郑重其事的道:“无论陈胜吴广起义,却让项羽刘邦得了机会。还是韩山童父子以明教聚众造反,却被朱元璋溺死小明王而得了江山。又或者隋末群雄逐鹿,盐贩子黄巢造反,乃至明清两朝的白莲教。以及太平军和捻军。他们虽然规模不同,目的不同。但却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