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真国相也(3)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2023-04-26 00:38      字数:5356
��船,对尺寸之事只是测量出了大概,没有精准的分析,最后做出了很多的零件,开始拼凑大船的时候,方才发现,这些零件无论如何都拼凑不起来....墨子气的直骂娘。

  刘长笑呵呵的将今日的典故拿给吕禄来看。

  “你看,朕这进度,很快就能写完了!陈陶都不知道朕已经写了这么多,哈哈哈,很快,就能给他一个大惊喜!也算是对他这些年在尚方的功劳的奖励了!”

  吕禄迅速读完了这典故,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陈陶若是看了这个,喜不喜不知道,可惊是一定会惊的。

  当初浮丘伯的文章险些送走了陈陶,而陛下这些典故都够送走整个墨家了。

  “陛下...您这书写的很好...可就是这些典故吧...是不是有点...”

  “你觉得典故太少了?”

  “不是,不是,陛下,只是您如此编排圣贤,是不是不太好??”

  “子墨子乃是心怀天下的圣贤,您在典故里将他描述成这个样子...这实在是...”

  吕禄抿了抿嘴,也不知该怎么说。

  刘长大手一挥,完全不在意,“这有什么,你不知道吧,我的老师曾告诉我,我的祖师就喜欢这么做,用圣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并非是羞辱,这是尊敬啊,你看我祖师为了表达诛杀那些冒充道德之士的小人的想法,还说孔子做了鲁国相的第一天就杀死了少什么卯...师父之前,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件事啊....完全就是没有任何记载的事情...”

  “我这是继承祖师之风,怎么能说是羞辱圣贤呢?”

  那您倒也也继承点好的呀?!

  陛下的文化水平虽然有待加强,可是对自家学派的学问倒是很了解,虽然不记得人名,把第七天变成了第一天,可好歹知道这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每当刘长说起书籍和典故上的事情,他身边的大臣们总是会认真的思索,哪怕刘长偶尔说了一些正确的典故,这些人还是要慢慢思索,这到底对不对?到最后,这些人也忘了这典故对不对了。

  吕禄苦笑着说道:“即使如此,那也是编排别人,不是羞辱孔子啊...您这直接将墨子当成反面例子来用...这如何能行啊?”

  “那我有什么办法?典故不用名人,谁能记得住?黄老和儒都是我的师门,不好编排,若是写韩非子他们,阿母就得生气,显学就这么几个,如今墨家最弱....”

  刘长欺软怕硬的风格,吕禄还是很了解的,“可还是对圣贤不敬....”

  “哈哈哈,这就是你的问题了!”

  “我现在所做的,是在振兴墨家,为科研找出道路来,这跟当初墨子的想法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若是墨子知道了我做的事情,他定然会哈哈大笑,说不定还会帮着我来写呢!

  ”

  “我倒是觉得,若是他知道了,说不定就跟您的典故里所写的一样,真的要打人了...”

  “你这才是羞辱圣贤啊!”

  刘长不屑的摇着头,也不顾吕禄的建议,继续书写了起来。

  就在刘长刚写完没多久,张苍出现在了厚德殿里。

  张苍还是那白白胖胖的样子,只是看起来严肃了一些,没有了以往的和气,刘长笑呵呵的接见了他,又令吕禄拿出了好吃的,将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