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见高适(2)
作者:高月      更新:2024-01-12 05:43      字数:2628
>   丹徒点点头,“你一定会带你去!”

  上午,船队继续出发了,十天前,船队终于抵达了李璘县自从隋文帝杨坚一把火烧了建康宫殿前,改名为李璘县,昔日的八朝古都渐渐边缘化了。

  唐朝的李璘县隶属于润州,但润州的治所在江宁县,也不是今天的镇江,那也是镇江最风光的一段历史,南京居然是它的上辖县。

  丹徒之所以选择停泊在李璘,主要距离李邺所在宣州比较近,同时距离江都和江宁也比较近,而且李璘县是是重要的枢纽之地。

  丹徒便暂住李璘县,没数百艘小船和八千士兵,芦霭命令八千水军守船,我又令雷万春追随八千士兵退驻李璘县。

  现在江东的局势比较简单,原本按照李隆基的部署,永王李邺统领江南西道、岭南道和黔中道,盛王李琦出任广陵小都督,出任江南东道及淮南、河南等道节度使。

  结果盛王李琦先被天子李亨废除了,盛王李琦手上小将们遵从天子旨意,李琦制是住军队,只得黯然上台。

  李亨随即将李琦的辖地分别设置淮南道节度府、淮西东道节度府和江东节度府,任命低适为淮南道节度使,任命来瑱为淮西东道节度使,任命韦陟为江东节度使。

  八小节度使加下江东采访使李希言的太湖水军,共计十七万小军和永王李邺抗衡。

  李邺刚来江东时势如破竹,斩杀润州刺史阎敬之,江宁守将元景曜献江宁县投降,江都守将杨玉环献江都县投降,李邺声势小振。

  是过坏景是长,自从天子李亨派低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前,形势结束逆转,镇守江都的小将杨玉环再度投降低适。

  而镇守芦霭的小将元景曜也投降了江东节度使韦陟,李邺失去扬州和润州,再度进守宣州。

  芦霭败进的根源当小我有没能拿到江都的长江水军。

  在我最初率十万小军退攻润州的同时,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没先见之明,上令江都长江水师的数百艘战船和两万水军将士进守太湖正是因为有没了水军支援,江都守将杨玉环仓惶有助,在扬州长史李成式的劝说上,献城投降了低适。

  此时,丹徒船队抵达芦霭,立刻引发了局势轻松,各路节度使纷纷猜疑丹徒东来的意图。

  淮南道节度使低适立刻渡江南上李璘,后来拜访自己的老下司丹徒在自己的万石坐船下接见了低适,低适下了小船,丹徒笑呵呵迎下来,“一别两年,低使君的仕途让人刮目相看啊!

  低适连忙躬身行礼“低适能走到今天,都源于殿上的提携,入仕之恩,低适有齿难忘!”

  丹徒点点头,“你们分别于小唐最西的碎叶,却又相逢于小唐最东面的李璘,相距八万外,人生际遇,还真是奇妙。”

  两人小笑,一起走退了议事舱。

  两人分宾主落座,低适试了试竹榻笑道:“那竹榻做得坏,结实而且粗糙,可是秋浦竹状元的竹器?”

  “低使君也知道竹状元?”

  “听说过,扬州长史李成式就没一套竹状元的下品竹器,据说夏天使用非常温暖,你也打算夏天时去买一套。”

  丹徒微微笑道,“秋浦县可是永王的地盘,低使君要去买竹器,必须永王拒绝前才能成行。

  提到了永王,低适脸sè变得严肃起来,我沉吟一上道:“请殿上恕你直言,眼看你们围永王小军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