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 114 章()
作者:
月落坞啼 更新:2024-09-20 18:43 字数:4314
传胪大典次日就是跨马游街,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人们对于士子们的崇拜达到了顶峰,所以跨马游街的当天,街道两旁的空地以及酒楼茶楼坐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家和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街道两旁士兵身后拥挤的人群,耳边充斥着各种喧嚣杂乱的声音,还有不时朝身上砸来的香花手绢,头一次感受到了古代人的热情。
茶楼里李固言透过窗户看着底下跨马游街意气风发的进士,指着领头第三个位置对李修容说道,“他叫王家和,兖州府学出来的学子,圣上十分欣赏他,钦点为探花郎,也是你未来的夫君!他的出身背景已被我调查清楚,是个毫无根基的农家小子,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祖父和一个年幼的妹妹。”
说到这里又对李修容解释了一下当初王家和断亲与认亲的事情,“他的祖父和妹妹虽然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却十分爱护他的亲人,说起来他和我还是师兄弟的关系。”
李修容听到此处心中好奇,“师兄弟?”
李固言点头道,“老师在两年前新收了一个弟子,正是这王家和,当初我私底下为圣上办差居无定所,想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师才未来得及写信给我,若不是我调查这小子的背景还不知道他与我有这一层的关系呢!”
李固言对于这个未来妹婿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王家和此人对亲人护短,说明他重情重义,能入老师之眼说明他的品性和天赋都属上乘,长相周正气质平和,为人处事甚是老辣,再加上是圣上钦点的探花,算是在圣上面前挂上了号,入的又是有储相之称的翰林院,前程似锦不在话下,这样看来马马虎虎也能配得上自家妹妹了。
李修容见李固言面上的赞赏之色,她的心中也提起了兴致,自家二哥一向慧眼独具,入得了他的眼的人少之又少,这王家和虽是他的小师弟,可是以他的性子,可不会因为这师兄弟关系而对别人另眼相看,如今既然二哥欣赏王家和,那么他必然有什么过人之处。
李修容看着骑着高头大马,不时被花绢砸到脸上而略显狼狈的王家和,心中头一次正视起这个未来夫君。
跨马游街的第二天就是“点翰林”,即二甲三甲的进士再次接受考核,选出有真才实学能力卓越之人进入翰林院,但即使进入翰林院也只是暂时的,三年内由经验丰富的教习授以各种知识,在下次会试之前进行考核,即“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也有人被派到各地方任官,不过这些与王家和无关,他身为一甲进士可直接入翰林院。
自古以来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相当于现代的□□办公厅,可以参政议政,掌编修国史,纪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
内阁大学士是翰林院的长官,在翰林院设内阁公座,而且一切公务行移皆用翰林院印,所以内阁和翰林也可以称为同官,王家和进入翰林院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周朝的权利中心。
王家和第一次来到翰林院,秉持着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完成上官所交代的任务,以往他都是听老师所言并未亲身经历,然而再多的言语不落入实际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在不断的政治斗争里才能揣摹到在怎样的环境里,应当怎样维护自己。
而在学习的期间应当从容缓进,尤其是目前两大派系矛盾越发激烈的关键时期,他这一叶小舟稍不谨慎可能就会成为政治倾轧的牺牲者,到了那时可就真是出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