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种魔大*法(2)
作者:血沃天涯      更新:2024-09-21 03:00      字数:3828
��替元神的部分功能,可惜性能和地位很不稳定,老是惹是生非。

  若能摒弃后天识神的抑制与干扰,先天元神即可主宰人与天地自然交流往来,感应自然变化,吞吐天地能量。

  然而人生在世,不可能完全不思不虑,不接触外物,所以识神不可能彻底消失或灭绝,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保持着先天元神辖制后天识神的微妙状态(类似识神小*三晋级小妾,接受正妻元神的统治,尊卑既定,分工合作,后院和谐……)。

  如此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具有先天元神的神奇灵性,又具有后天识神的思虑感受。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

  古往今来无数才智之士前赴后继,终于总结出了修心炼性之法,开启元神灵性,再配合修身养命之术,便是道家的性命双*修之道。

  道胎、魔种说来神秘,本质上不过是发掘及释放一部分的元神灵性,并与先天生气、死气有机结合,运用到武道和生活之中罢了。

  这一点,本就兼具道、佛之长的石之轩,稍一深入种魔诀的奥秘,瞬间就已明悟通透。

  而种魔诀的第四篇“结魔第四”,内中描述千奇百怪种种自戳自残、挨饥抵饿的苦行,其目的务求诱发魔种,以及第五篇篇“魔劫第五”,讲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死亡体验来激发魔种。

  这两篇都是用魔道的残酷诡异方法释放元神灵性,并将之更深入的结合魔种,壮大魔种,开启魔种,务求将魔种纳入控制,运用自如。

  相较而言,此时魔种仍难逃‘暴发户’的特性,心性要求低,既不稳定,又不能控制入微,反之道胎对心性要求极高,一直精微而稳定,惜乎成长周期太长,除非顿悟,否则没捷径可走。

  所以到了后来,魔种仍要开始向着精微灵妙的道心蜕变,以求更为稳定,完全开启元神灵性,方能更进一步,灵性入虚,包容乾坤,迈入返虚妙境。

  在石之轩看来,这其实就是种魔诀下卷的主旨,而最终‘破碎虚空’的微妙意境,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绝非寻常文字所能详述清晰,只好微言大义,说得模模糊糊,玄之又玄。

  然而在看到向雨田至今未能真正踏入‘破碎虚空’一级,石之轩就知道,种魔诀的下卷很可能不算完善,毕竟从无人练成过,一切都是前辈们的臆想。

  且由魔入道最重开悟,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绝非死板的依照某种秘籍就能一路顺风的练到‘破碎虚空’。

  而身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向雨田也得负责给螃蟹挑刺,多半是一边修炼验证种魔诀,一边加以完善补充。

  当然,这个就不关石之轩什么事了,而种魔诀虽好,可最让他看重的,反是最邪恶的第六篇。

  此篇大合魔门一贯损人利己的作风,方法是另寻道体,再由自己亲手种魔,绝对控制下于道体死亡前的刹那,进行窃种的功法,据之为己有。

  须得自身先修炼到类似元神出窍的境界,才有资格培育魔种,借鼎播*种,控制鼎炉。

  再找个天资卓越,禅心坚定的正义之士,作为练功的『炉鼎』,修此功者,必须潜进对方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播下魔种,由无至有,大法始成。但俱是在茫不可测中,风光无限,有如大自然无穷景象,时而天晴风和,日照月映;时则阴云密雨,雷电交加,七情六欲,变幻难测。修练大法者,譬之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受『炉鼎』情风欲*潮的狂击,舟覆人亡,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