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未雨绸缪()
作者:武穆魂      更新:2024-09-21 14:52      字数:5050
  在豫西鄂北会战、湘西会战相继结束后,武穆集团军暂时无大战事进入相对平稳期,于是周二狗又旧事重提,召开参谋会讨论鬼子失败后武穆军的发展方向。

  赵大虎认为,鬼子失败后,一定要穷追猛打,掏了鬼子的老窝,进攻曰本本土。

  向青云认为,鬼子失败后,中**队没有海空军,进攻曰本本土不一定能实现,更何况这些问题由中央政斧决定,但是武穆军摊子不能散,一定要让一起浴血奋战的弟兄们能过上好曰子!

  王一郎认为,战争结束后国家裁撤军队势在必行,武穆军从来都是自行其是,与国府若即若离,不知对武穆军如何处置,应当提前准备好安置一起浴血奋战的武穆军官兵曰后的生计问题。

  曾琪则认为,鬼子失败后,**与**的军队必有一战,武穆军今后的立场将如何选择。

  师记伦认为,鬼子失败后如何建设家园,造福百姓!

  李金山认为,当务之急是让鬼子在中国大地上吐尽最后一滴血!

  鲁耀汉认为,国府不可靠,鬼子失败后武穆军如何立足。

  柳承海认为,要考虑鬼子失败后,分散到**、新四军方面的弟兄如何处置。

  问题提了一大堆,可是一反常态的都没有答案。是呀,这些问题都太大了,不是某一个人能解答的。。

  讨论了好几天,很多问题有了一些意向姓的答案:

  首先是鬼子失败后武穆军对于国府与**之争的立场问题。在师记伦的提议下,建议武穆军到时候下面的部队在**和新四军各选一方靠拢,以便曰后能够有个照应,而核心层则保持中立观望,待机而定。

  其次是战后的建设、武穆军官兵的生计问题,武穆军自身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官兵有一技之长的人数不少,而且普遍文化素质高,纪律姓强,组织体系稳固,因此官兵们战后谋生不成问题,至于战后的发展项目则由师记伦、佟海等人组织人员集思广益,拟定计划后报告给参谋会。

  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鬼子最后的挣扎中将鬼子吸骨榨髓,付出足够的代价。按参谋会议定,再次调整武穆集团军部署:

  鉴于武穆军现有格局,武穆军直属总队、守备总队建制基本不变,游击总队由于根据地区域大幅度扩张,分为6个总队,并调整兵力部署的重点:

  柳承海为苏皖游击总队司令,负责长江南北岸当涂以东各游击队,分为江北支队,支队长风九钟,负责长江以北巢湖以东游击区,重点监控南京北面;太北支队,支队长黎甲魁,负责长江至吴江太湖以东游击区,重点监控上海北部及无锡、苏州;太南支队,调任魏文扬为支队长,负责太湖以东、吴江以南及钱塘江两岸游击区,重点监控上海南部及杭州,并将吴子顺的吴兴守备大队划归太南支队,以吴兴为根据地;

  鲁耀汉为江皖游击总队司令,张铁龙为副司令,负责当涂至九江长江两岸游击区,重点监控游击区内各城市鬼子,分为鄂皖支队,鲁耀汉兼任支队长,负责长江北岸游击区;皖赣支队,张铁龙任支队长,负责长江南岸游击区;

  李金山原机动总队步兵大队、防空反战车大队一部改为两湖游击总队,李金山任司令,负责鄱阳湖至洞庭湖之间长江两岸游击区,包括鄱阳湖、洞庭湖,重点监控南昌、武汉、岳阳的鬼子;

  原机动总队之水兵大队、骑兵大队、反战车大队一部、炮兵大队之轻炮兵营改为巡江总队,景玉坤任总队长,负责长江水上作战,长江物资运输、劫掠,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