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过关斩将(2)
作者:武穆魂      更新:2024-09-21 14:52      字数:5408
�到了成效。

  王老墩的民用建筑公司足有几万人,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开辟了住宅建设。首先是拨出一部分人在武穆公司预定厂址搭建较为简陋的工房宿舍,安置施工队伍,然后在董事会指定地址建起一批2、3层的小洋楼,作为武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住宅,还有相应的道路、学校、商铺,还有大批小洋楼式住宅楼、4、5层的商业楼。

  武穆公司管理人员的住宅按对武穆军的贡献、级别分成元勋大院、功勋大院、专家大院、精英大院。元勋大院主要是武穆军建军前的骨干人员的住宅,包括周二狗、周侉子、王长庚、周大狗、李金山、刘庆和、陆敖、万子雄、柳毛儿、王老墩、郝修文、马一航、师记伦、何来富、毛子清、舒金堂、佟海、刘复兴、马青翰、朱盾、齐元凯、郑奇光,另有蔡廷锴、赵大虎、杜月笙3位对周二狗有着重大影响的荣誉元勋,总计25座3层小洋楼;功勋大院主要是武穆军建军前后为武穆军有过重大贡献的人员,包括:向青云、祖敬、戴衡、柯华、李海阳、娄三春、武大郎、王丹月、武震、乔星竹、武正堂、卢玉喜、武雷、武霆、王紫微等武穆军创军功勋,及在武穆军独当一面的中兴功勋、忠勇功勋:百艺道长、欧阳城、柳承海、王一郎、景玉坤、曾琪、路震刚、任至众、鲁耀汉、张铁龙、童静雅、赵崇山,总计27人,功勋大院的住宅、庭院面积都小于元勋大院,配套设施也逊于元勋大院;专家大院为以李光大、原忠五为首的一批技术专家所建,总计81幢2层洋楼,实际分配出去41套,其他留给未来的技术专家;精英大院主要分配给武穆军的中层骨干:归四宝、王君山、刘振江、赵大个儿、胡昭月、风九钟、王焕凯、吴玉文、金满楼、韩金奎、李景龙、牛道嘉、梁茹香、路震云、路庆虎、路庆生、路庆威、路庆猛、路庆牛、路庆羊、路庆富、黎甲魁、王四通、魏文扬、吴子顺、梁子盛、何世新、端木长烟、许继光、段金石、钟立民、任至众、吴子顺、张铁虎、董寺奇,总计34人,实际建筑99座小洋楼,其他留给武穆公司后来居上的管理人员,所有大院另有警卫室,车库、仓库、工作人员宿舍等配套建筑,用高大的院墙围得严严实实;武穆大院区建在闸北边缘,处在吴淞口码头旁的武穆工厂区外围,周边也建了大片2层小洋楼,另有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配套机构。由于战后汽车数量猛增,上海老区许多地方的道路过于狭窄,而武穆公司新建的住宅区道路比较宽,又有武穆诊所、武穆小学、武穆杂货店、武穆食品店、武穆菜市场、武穆百货大楼、武穆大酒店、武穆理发店、六和浴池、六和茶楼等配套设施,许多上海的和外来涌入的达官显贵、巨商富贾、中产阶级纷纷抢购,战后暴涨的上海人口给武穆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富。

  王老墩在房地产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并未只顾建设高档房产,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在厂区周边的平民住宅,虽然利润低些,但是培养了厂区周边的人气,能为厂区提供许多服务和人力,而且施工简单、建筑、销售极快,周转也快。在其他城市也是这个套路,为武穆公司赚回大笔资金,解决了武穆公司资金周转的困难。

  周二狗有了闲余资金,并不急于还国府各位大佬的贷款,而是继续扩大投资,又向美国采购了几条轧钢生产线,准备生产圆钢、扁钢、螺纹钢、及钢管,又引进轴承生产线、自行车生产线、缝纫机生产线、照相机生产线,准备将机械工业系统化,同时也没忘了中国的农业需要,也引进了一批化肥生产设备和农药生产设备。

  武穆公司手头儿宽裕了,问题也接踵而至。武穆公司的高官纷纷搬入新居,在各市区腾出不少黄金地段的住宅,又引起许多权贵的“关注”。

  对于各方面权贵或明或暗的讨要,周二狗下了一道命令:任何变卖、出让武穆公司资产的行为,必须由武穆公司11位常务股东签字方可生效。阻止了索要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