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两个故事(2)
作者:一包黄果树      更新:2024-09-22 08:17      字数:3202
么目的,自己身上也没有什么吸引她的啊。当即微微一笑,道:“人虽不在,但心却无时无刻不在。”

  “当真是口不应心。”曾忆龄幽怨地说了一句。

  杨琏打量着曾忆龄,上次他就没有见过曾忆龄的模样,这一次也是。听她的声音,当是一个绝世的女子。只是她为何甘愿在妓馆讨活?

  曾忆龄却是微微皱眉,道:“上次妾身赠给公子的簪子,不知公子还留着吗?”

  杨琏一愣,那根簪子放在盒子里保存着。当初为了寻找其中的秘密,翻来覆去看了好久,始终没有找到,原以为是普通的簪子,想不到曾忆龄又提起来,如今看来,的确有些不寻常。

  不过在哪之后,杨琏便带在身边,闻言便拿了出来,笑道:“你看是不是这支?”

  曾忆龄抿嘴笑道:“听起来,杨公子有不少簪子似的。”

  “有是有不少,不过只有这支最为珍贵。”杨琏笑了笑,又将簪子收入怀中。

  曾忆龄没有阻拦,抿着嘴依旧笑了笑,微微躬身,道:“这玉簪子的秘密,公子可曾参透?”曾忆龄问的如此直接,杨琏便是一愣,不由仔细打量了一番曾忆龄,道:“秘密?这玉簪子有什么秘密?”

  曾忆龄反而不说话了,慢慢坐下来,娥眉微皱,道:“公子若是不知道,可在仔细看看。”

  杨琏收敛了笑容,道:“曾姑娘相邀,总不会是为了玉簪子的事情吧。”

  曾忆龄细长的手指轻轻抚动琴弦,琴弦响了几声,杀伐之音传来,居然和十面埋伏有几分相似。杨琏微微一愣,十面埋伏他自然是听过的,但是这首曲子他却不知。

  曾忆龄弹了片刻,停了下来,问道:“杨公子,这首楚汉是妾身偶然得到,公子可否入耳?”

  杨琏点点头,笑道:“曾姑娘的琴艺自然是极好的。”

  “杨公子精通音律,可否听出这首曲子是何意?”曾忆龄又笑道,慢慢站起身来,伸出芊芊玉手,替杨琏斟茶。

  杨琏自然知道楚汉讲的是什么什么故事,十面埋伏取材就是项羽的故事,而楚汉这首曲子是十面埋伏的前身。只是杨琏不知楚汉这首曲子究竟何时出现,所以与十面埋伏有很大的差别。

  “楚霸王一身是胆,可惜垓下一战,虎落平阳,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当真是让人惋惜。”杨琏淡淡的说道。

  曾忆龄似笑非笑地看着杨琏,道:“公子觉得,自比楚霸王又当如何?”

  杨琏心中一颤,曾忆龄的表情和话语让杨琏觉得有些不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杨琏表情不便,道:“楚霸王一世英杰,杨琏何德何能,怎能与楚霸王相比?”

  “古人虽然厉害,但今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曾忆龄说道,又忽然道:“杨公子,妾身这里有一个故事,不知道杨公子愿意听吗?”

  “杨琏洗耳恭听。”杨琏知道,曾忆龄要说正题了,只是她要说什么故事?

  “从前,有一个孤儿,由于战乱,父母早亡。在他七岁那年,有一个英雄救了他,并认他为干儿子。英雄对他非常好,可是英雄的儿子却不高兴了。英雄没有办法,将孤儿送给了好友做干儿子。那个好友对孤儿非常好,让他读书、习武,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随着年纪的长大,这个孤儿有了一定的实力,开始窥视养父的家产。”

  “为了夺取养父的家产,他甚至杀死了养父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