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零章 耳提面命(2)
作者:
大苹果 更新:2024-09-22 08:48 字数:3004
进,乃至一下子引起了众人围攻,导致变法失败;就目前范仲淹的话语中所透露的消息来看,他已经有了变法的想法,而且非常的迫切。
范仲淹自觉失言,这等牢sao话他一般都会憋在心里,从不吐露出来,不知为何今ri竟然当着苏锦的面流露出来了。
范仲淹端起茶盅喝了口,缓缓又道:“防务之后便是内政了,朝廷禁止边民内流的政策是对的,边民大批往腹地去,不仅会滋生盗寇之行,更重要的是在人心上是一个打击,但这么多的百姓留在当地,城外又不能耕种,只能尽数纳入城中,内政之难可见一斑;老夫所在的延州城中,军民共计十五万余,每ri光是喂饱这么多的肚子便是件大事,更别说城中人多杂乱,抢.劫斗殴杀人之事不断,防外敌还需防内患,可谓是处处cao心劳神。”
苏锦心中的美好蓝图被范仲淹一个个的撕碎,本以为来当渭州知府,那便是牧守一方的太上皇,每ri的ri子也许忙碌,但不至于难过,但经范仲淹一提醒,脑海里顿时勾勒出一幅盗跖横行,治安混乱,人人煌煌不安的情景来。
范仲淹正se道:“老夫不是危言耸听,你去了渭州便知我所言不虚,对你而言,还有更加艰难之事,那便是人际之间的交道;王沿本是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他知渭州有则无需考虑这些,因为路使有统领本部都部署所辖马步军之权,而知州则不然,对于都部署的兵马并无实际上的调动之权,所以渭州的四万人马你怕是一个也调动不了,所以对你而言这便是最大的一个难题;即便王沿去职回京,泾原路使之职也会有他人接任,问题同样存在,所以你想经营好渭州,则必须和路使都部署等人搞好关系,否则断无建树。”
苏锦心头冰凉,原来不是去当太上皇,而是去当儿皇帝,自己不懂也就罢了,赵祯也他娘的不地道,给个知州却不给军权,这叫自己混个屁?
“军权没有也就罢了,大不了我不管与西贼对敌之事便罢了,谁爱管谁管去,我就混混ri子。”苏锦言不由衷的道。
范仲淹呵呵笑道:“你说的轻巧,渭州有个闪失,第一个拿你这个知州试问,再说派你去渭州牧守,难道是让你去混ri子么?”
苏锦摊手道:“什么权利都没有,我怎么办事?只能混ri子了。”
范仲淹道:“不难何以成事,你当天下的事都是举手投足便可办成么?轻易办成之事那不叫本事,重重压力,层层掣肘之下您能办成事,那才是能吏;皇上能派你来渭州,定是以为你有这个能力,西北之地不是庸者所能混迹之地,晏三司既放你来西北,必是以为你能胜任,否则以晏三司之影响力,大可将你留任京官,安安稳稳的度ri子,老夫猜想其中也有历练磨砺之意。”
苏锦心道:“这不等于说,有钱买到东西不算本事,没钱能买到东西才算本事,这不是强盗逻辑么。”
“其实这也是皇上和晏三司的一片苦心,咱们私底下说句话,听过就算数,西北之地要么成英雄,要么成懦夫,是块好料的话,在西北打个滚儿便有资格直上中枢,华而不实者来到这里即刻现了原形,苏大人正当少年,若能做出些事迹来,将来入中枢宰执天下必有可期;就算是夏竦庞籍之流,老夫虽不齿其为人,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做事干练思维缜密之人,各有各的本事,所以才能调任中枢担任要职。”
苏锦本想反驳一句:那你呢?但又一想,历史证明了,用不了多久,范仲淹和韩琦便要上调中枢担任宰臣,这正是验证了范仲淹的说法。
苏锦想了想道:“范公,下官受教了,我收回混ri子的那句话,同时我想请范公替我美言几句,这次诱捕李宁明算是一件功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