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给张艺某的建议(3)
作者:进退抉择      更新:2024-09-22 15:30      字数:6296
�票房作品。

  其后继续说道:“说到恭喜,该恭喜学长你才是,我有看报道,美国波斯顿大学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中国第一位电影人获得这一荣誉哦!”

  “虚衔而已,算不得什么。”张艺某摇头,不过他脸上毫不掩饰的笑容却暴露出他的真实情绪。

  “已经忙完奥运会,学长接下来准备拍什么电影?是现在媒体盛传的《金陵十三钗》吗?”林雨泉也不拆穿,随后含笑问道,对此他的确蛮好奇的,继《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因为京都奥运会的关系,张艺某已经有两年没有拍片了,在奥运会后,他将以什么面目杀回影坛?一直备受关注,此前传出的消息是他一直在筹备改编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

  “有可能,但还不能确定,剧本的改编一直在进行中,不改到让我满意,我是不会拍的。”张艺某道。

  “哦,真的要拍?”林雨泉有些惊讶,虽然他没看过《金陵十三钗》的原著,但看过媒体报道中对小说内容的介绍后。对于怎样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他已经有了猜测。

  “怎么,雨泉你认为不应该拍吗?”张艺某显然觉察到了林雨泉隐晦传递的意思。

  “拍,当然可以拍,但想把《金陵十三钗》拍好却不容易。我没看原著,但从内容介绍来看,这部小说的核心人物应该是十三钗,其次是躲在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大家闺秀以及伤兵。电影的主题也应该围绕教堂。我不知道你会怎样拍,如果是拍成一部商业大作,那么可以像《集结号》那样,先是战争场面,再是非战争场面的文戏。

  这么做,缺点显而易见,从《集结号》可以看出,观众最感兴趣的是前面的战争场面部分,一旦过渡到文戏,大多观众顿时兴致缺缺;其次由于主体是需要营造复杂心理变化和人性光辉的文戏。一旦战争场面占据时间太多,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很难营造好。

  而如果没有壮观的战争场面,简单过渡,直接进入文戏,固然可以更好的刻画文戏,但商业效果却会大打折扣,这是否值得就要看你的决心有多大,毕竟拍摄这样一部发生在破败金陵城,人物角色又众多的电影。往好了拍,即使没有大场面战争戏份,投资应该也不低,收回投资的压力不小。”

  林雨泉缓缓道。《集结号》的确是近年来少有的华语佳作,不过在他看来,冯哓刚商业和艺术都太想追求,使得影片节奏失衡,显得有些中庸,说起来。他不喜欢那样的叙述结构,一开始的重头戏能迅速让观众进入观影状态,但在激情被点燃后,后面全是文戏显然会破坏观众整体的观影情绪,这类电影,他更喜欢跌宕起伏,。

  张艺某顿时有些沉默,虽然一直都在说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但两者的平衡岂会是那么好做的,由于投资庞大,他不能不重点考虑票房。

  “如果是雨泉你的话,你会怎么拍?”想了想,张艺某问道。

  “我的话,肯定会有侧重,要么主拍战争场面,要么主拍文戏,而要主拍战争场面的话,肯定不会拿《金陵十三钗》作为剧本。老实说,二战题材的电影要走国际市场很难,国内外,涉及二战题材的影片多达数千部,其中耳熟能详的非常多,《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兵临城下》、《珍珠港》,另外《兄弟连》这部史诗迷你剧也不得不提。《金陵十三钗》要走国际路线,必然要拥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制作费用没有两三亿根本搞不定,如果要再组建强大演员阵容和猛烈的宣传攻势,则还要更多,这还不能保证肯定成功,风险性很大,学长,以你的了解,你认为江志强和张韦平有这样的魄力吗?”

  林雨泉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