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3)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2019-11-14 22:57      字数:12974
�那所,限额二十人。京中的寺庵,限五十人以内。”

  不但要限额,还要加上其它的限制。

  比如,每一个和尚尼姑,都得要经过朝廷的考试,用佛家的经典还有朝廷的律法等做考题,最后决定留下来的这些人选,没考上的,就要通通还俗,要被官府强制的婚配,然后给他们分授田地,中原若无地,就迁至边疆屯田垦荒,成为课丁纳税。

  考试合格的,还必须经过朝廷颁发度碟,拥有出家当和尚的许可和持证。这个证得收钱,度碟一份至少卖十贯钱,这样全国保留一千三百余所寺、庵,全国保留的约三万个和尚、尼姑,他们就得向朝廷交纳三十万贯的度碟钱。

  而且这个度碟还得年审,每年得交至少一贯钱。

  不交钱,过不了年审,那度碟就失效了,重办,那还得先通过考试,还得交十贯钱,还得有名额。

  名额是严格限制的,只能少不能超。

  空出一个位置才能增加一个。

  “十贯一张度碟,一年审一次,一次一贯钱?”

  萧瑀都为李超这个缺德的主意给惊到了。

  “还严格限定数量,只许少不准超?空一个才能补一个?”

  陈叔达也捋着胡须在惊叹。

  “光是卖度碟一次就能收三十余万贯,一年的年审也得收三万多贯啊。”房玄龄都在惊叹了。

  以往度碟其实也早有收费的,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税收了,但绝没有李超弄的这么光明正大,明码标价的。

  “还有,每所保留的寺观,其产业也要严格限制,按寺中和尚尼姑人数,朝廷给他们授田。每人授田五十亩,当然,如果已有田地达到授田额就不再授了。”

  “而如果超出授田限额,那多余田地得由朝廷收回。所授的田地,可以自耕也可以出租,但必须按租庸制纳租庸,可允许僧人免劳役、兵役,但必须交纳免役钱。”

  一人限田五十亩,全国保留的三万余个僧尼,就只能保留一百五十余万亩田地了。而按李世民所知道的,全国的寺田,得有几千万亩。

  这一招,是李世民最满意的。

  授田,超过田额的就要收掉。

  虽说这有点强盗行径,但谁要你们过去都不交税呢。

  “这个好,这个朕非常支持,和尚尼姑们整天念经唱佛的,不事生产,给他们五十亩地就不错了。”

  “陛下,还应当禁止天下寺庵用铜铸佛像,铜应当列为国家战略物资,要塑像崇拜,泥胎木偶都行,禁用铜金。”

  至于现有的那些铜像,那些贴经的,当然得按规定毁掉。

  那些被取缔的寺庵,也要改做他用,如果没有用处,也要拆毁。

  对于没有度碟的野和尚,发现一个就要抓一个,抓到一个就流边边疆去屯田劳作。

  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惯。

  “还要明文规定,禁止寺院尼庵开质库、搞放贷。如果违规收受抵押、放贷,朝廷将严厉查禁,没收财物,并处以罚款。”

  佛教能够迅速的扩张,一次次死灰复燃,最重要的除了上层的支持外,还有的就是他们的寺院经济的强大。

  拥有大片田产,拥有极大的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