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何为闺训(1)
作者:效颦      更新:2024-09-23 03:09      字数:3142
  黛玉那句话,其实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虽在柳夫人说时,她颇为惊诧,但她很快就意识到,这对她来说不是坏事——

  哪怕这可能伴随着很多麻烦。

  且这也是她的心里话。

  大概是在注意到宝玉不再是宝玉之后,她就隐隐的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宝玉还在,但是换了一个身份,如果她还想着这个知己,该怎么办呢?

  按照所谓的“闺训”,不去寻找,不去关心,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前生太过理所当然的事,放到今生,就变得很可怕——没有了那个理所当然的人选,倘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她嫁了一个她看不上的人呢?

  比如说现在的宝玉,她就是看不上的。

  只是那时候真正的宝玉到底还没有影子,就算想维持这个“木石前盟”,一时间也没有半点头绪。所以那时候,她其实只是微微疑惑而已。

  但是后来,贾家和她自己先后卷进麻烦里。“天命”之说,还有自身的异常带来的问题,最后是张滦写给父亲的信……

  虽说一开始多半是想自保的法子,但和父亲、兄长谈过一番以后……不如说是原本就隐约有所感觉的东西,变成了明确的线索。

  那些女训、闺训之类的东西,不只是让人不以为然而已,那些东西,简直就是将女儿家当做家贼来防犯。

  似乎只要过问了外事,就会使坏,见了外男,就会私相授受。

  哪有这样的道理!?

  要这么想,真正宝玉的理论真是大有道理。就有那等泥做的、浊臭的男子,才会这么防贼似的防范女子。都是枉读了圣贤书,做不到“思无邪”。

  而若是女子自己也这么防着自己,又该如何理论?

  黛玉觉得,若和男子相比,倒多半是可悲。只因这些事情。本不是她们决定的。就是那所谓的贤后如长孙,若不是她们写的东西得了皇帝、文人的认可,又怎会被女子奉为圭臬?

  是以,虽黛玉确实是不喜欢王夫人,但那句话还真不是讽刺她。但是,等她说出来,见别人的表情,也就意识到了她们可能怎么想。

  对于这个,黛玉也没在意就是。

  此后柳夫人再说话,黛玉也再没开口。

  这是很明显的事——只要元春确实是参与了这个群芳宴。那么。不管办成什么模样。贾家的这些姑娘就没有不参加的道理。

  就是王夫人,一来她确实是找不出明文条例来反驳柳夫人,二来也终于是想起了元春,故此在柳夫人告辞之前。都再没明确的表现她的怒气填膺了。

  又过了一会儿,话说尽了的柳夫人和王子腾夫人一并告辞。

  便是王子腾夫人,也并没有提让贾家姑娘和王家姑娘一起去的话。看来她也很明白,自己带来的客人不受喜欢。

  王夫人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表现出了她的不满。

  柳夫人和王子腾夫人,一个是客,一个是长嫂,诰命品级还都比她高。但在这时,王夫人却端坐位上。不言相送。

  贾母在之前凌厉的瞥了她好几眼,但她终究不能在外人面前逼迫她如何。何况她自己也是有不满的。故此,也只是令李纨并身边的嬷嬷相送,自己也未起身。倒可以说是难得认同了王夫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