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路遇(2)
作者:效颦      更新:2024-09-23 03:10      字数:3068
��,再转开话题,“说起来,宝玉回京后我就听他说了,那座钟已经差不多调试好了,便是外观有些瑕疵,却是容易解决的小麻烦。何况,袭人她们给出的样子有很多不错的,套用起来并不麻烦。怎么如今店铺都买了,却没卖东西?”

  这些事情,朱鹭自然就不甚了了了。

  黛玉才明白,倒也不瞒她,“是要先送成品到钦天监去,这事儿要哥哥去办。他会和父亲一起上京的。再来,知道座钟已经大抵调制好以后,按照父亲的意思,这座钟的名字要改。”

  迎春嘴角一抽,想起那个已经风靡京城的“叆叇”——虽现在已经有不少仿制品了,但到底熟工难得。贾家已从其中获得了相当的利润。

  “改成什么?”

  黛玉道,“依然以‘晷’为名,叫做座晷一类的吧。不过,也只是暂定,要看看钦天监有没有改掉的意思——是以这儿也先不命名。”她轻轻叹口气,还是提醒迎春道,“如今陛下的身子……”

  迎春一怔,再次苦笑。

  她本来还以为是林如海的文人情节发作,又要从传统章句里引经据典。不料却是这么现实的原因。

  在后世,人们也往往忌讳在寿宴、喜事之类的场合送钟表,因为与“送终”谐音。

  但如今,座钟都还没有现世呢!且她也早听宝玉说了,这座钟虽有计时的效果,却到底和叆叇不同,并不是宫中急需的,林家根本就没打算当做礼物送到宫中。

  可即使如此,林如海依然早先一步的想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谐音可能带来的问题。

  仅仅是因为要送去钦天监,钦天监又会转奏宫中?

  尽管迎春并没有关于这个姑父的记忆,只听黛玉这么一说,对林如海为官的圆滑老辣,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偏偏这么圆滑老辣的政客,教女儿的方式却是……

  且迎春还有一点觉得奇怪。

  黛玉的清高、正气,是真看不出破绽的。偏她也会说“文人迂阔”这样的话,对自己父亲的圆滑手段,也十分处之泰然。

  这对她来说简直难以理解。

  难道说,那些东西是可以并存的?

  要知道,在迎春以往的感觉里,文人可只分为三种——看似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的,死要面子不分好坏的,以及清高不通世务的……

  &

  在很可能最终不会在被冠以“钟”这个名字的商铺后院用完了餐,在朱鹮的依依不舍下,黛玉几人还是离开了。

  青玉在这里倒是很安分,主要是这儿目前也没什么可看的。但在离开之前,见了朱鹮不舍的模样,却是拉着她的手欢喜道,“朱鹮姐姐不用伤心,想必过了年以后,我们能常常来这儿呢。”

  和林颂的书坊相比,这个铺子和林家的关系更不好遮掩,连青玉也知道这个,是以才有此言。

  只是她这么说话,却让朱鹭朱鹮两个相视苦笑。

  ——连二姑娘都这样了啊!

  可惜,她们两人不过是丫鬟、媳妇,却是改变不了姑娘们的做法。且她们也确实是有些认命了。

  ——想必以后这两位姑娘会做出更多让所谓的女诫闺训目瞪口呆、又不知道如何反驳的事情来吧?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