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如今虽有了县主的爵位,但在家里,因林如海的吩咐,还是只喊“姑娘”。
墨玉也难免又怔了怔,才摇头道“倒是够快的。今儿早上出城时还没听见说人选定下。想来朝会上总算是扯出了个结果,可这北静郡王速度也太快了吧?”
黛玉也不免掀开车帘细听。
她关心的却是另一桩事——前一天晚上,张滦才说是一定要南下的。这么说来岂不是今天就要动身了?
寒秋道“小的不知,不过隐约听说,郡王在朝堂上立了军令状。”
墨玉稍稍沉默了一下。
北静郡王自动请缨,但一直没被任命,朝臣中的普遍意见就是,北静郡王太年轻。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另外的人选。
要么就是分量不够。分量够的,有几个能不知道南边局势的复杂?
那些流窜的倭寇,还有和倭寇牵扯不清的那些南方大族如今又有懿文太子的“后代”隐藏,谁都能想得到这份差事的危险!
危险,办不好还要皇帝恼怒。故此这段时间真是推诿个没停。
明明是大事,却偏偏难以决断。
墨玉本来以为还要拖上两天的。但现在看来,北静郡王简直是把身家性命都给赌上了!军令状啊!不管是什么军令状,只要沾上这个词,南方的事情没个交代,北静郡王也就不用回京了。
皱皱眉,墨玉到底来京的时间不长。
他弄不清,这是北静郡王把张滦给连累了,还是北静郡王在别的什么地方得到了信心?又或者,干脆就是想要避开那桩和忠烈亲王府的婚姻?
他想不透,也不好再拖下去。
转头对车中笑道“妹妹,我们倒也下去瞧瞧热闹如何?奉旨查案,还是查得那样的大案,这样的热闹,只怕许久都不会有了。”
紫鹃和雪雁两个面面相觑。
云萝却很奇怪——当初南下的时候,这位林家公子似乎不是这个脾气?怎么如今带着自己妹妹往外男身边凑的?
她察觉到可能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不过如今这份工作,大半是不想给家里惹麻烦。云萝也无心多问。她只是看了看车内。
黛玉几乎已经听不出什么稚气的声音正传了出来“好。”
北静郡王出行,还是在金殿上立了军令状的,誓言不查明真相不回还。一个自幼生活在京城的贵胄公子居然如此行径,事情一传出来,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相比之下,皇帝在大殿上直接点张滦随行的命令,都没那么引人注意。
北静郡王在京城纨绔中的人缘还不错,不少人都觉得他这是要避开那桩令他不满的婚事。是以一阵呼朋唤友,短短时间里,就聚集了一大批人来给水溶送行。
又哪家的纨绔出门,身边能没十个八个伴当?是以才有了林家兄妹在半山腰上看到的人头涌涌的盛景。
倒不是说送行者特别的多。
然而,张滦不说,水溶固然没有成功躲开婚事的轻松,也没有壮志得酬的欣喜。尤其是听得身边的那些纨绔一个个的用华美之词给他壮行,似乎他这一去,惊世之功指日可待
他口上连谦虚得体的话,都说不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