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六境(2)
作者:
晓夜寒秋 更新:2024-09-23 15:57 字数:3059
>
商量完后,两人没有犹豫,马上重新清理完山洞,再就地砍伐大树,极其迅速的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不过两人都不会去介意。而后靳秋取出一些蒲团,茶几茶杯,就算完成,这也是靳秋的习惯,反正身上总有多的储物袋,毕竟没有那么多的东西装满,所以总会准备些日用品,这就不足为奇了。
忙完这些,天色已经不早,于是各回各地,各自修行,再是关系不错的朋友,自家修炼的时候,也不会凑在一起,更何况是两种不同的道路。
靳秋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而李云修则是开始布置五行聚灵阵,没有这个,他可修炼不起来,这也是他为何以前无甚名气,他可不像丹修修士,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修行,必须要布置聚灵阵,也就是营造合适的环境,如果不离群索居,隐密修行,恐怕他身上的秘密早暴露了。
一夜修炼之后,靳秋出了山洞,来到小木屋,发现李云修也是刚刚结束,见靳秋对自己布置的五行聚灵阵很感兴趣。
李云修就解说了两句:“这五行聚灵阵以五行灵玉各一枚为阵眼,各辅以五枚纯灵石为阵基,构筑一个小范围的高浓度五行灵气场,也就是我修炼所需的环境。而以我现在三气之境,这个就是基本要求,到了四气,甚至五气圆满就得极品灵玉为阵眼,普通灵玉为阵基来修炼,所以我们全修的日子并不比你们丹修好过。”
看到靳秋有些疑惑的表情,李云修有些了然说道:“看来得给你说说我们全修的修行阶段。用你熟悉的丹修境界类比,应该就好理解了。丹修炼气期分气感,通脉,先天,凝元,杳冥,心劫六境。我们全修则是气感,脾土,肺金,肾水,肝木,心火六境。”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丹修和全修虽然是不同的两条道路,但是有联系的。最初的最初,都必须炼出气感,只不过一个在下丹田气海穴,一个在中丹田膻中穴。而后五步也不无关联。”
“通脉境是打通全身经脉,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先天境则是第一次冲破凡人限制,拥有灵觉,并且脱离大地束缚,能凌空而立,是一个大的发展。凝元境开始积累,转化,有了更大的保护自身的能力。杳冥境则是一次净化,一次突破,开始能时刻感知自身与外界的联系变化。心劫境是意志的铸就,是道路的选择,是爆发的积蓄,是升华的开始。再然后就是选择成丹之法,冲击瓶颈,丹成九品。”
“而全修的脾土境是修炼胸中五气的开始,是领略土行浑厚、包容的过程。肺金境,则是十分自然的五行土生金的转化,也是领略金行锋锐、突破的必然。肾水境,又是一次十分自然的五行金生水的转化,也是领略水行滋润、不争的特点。肝木境,还是一次十分自然的五行水生木的转化,也是领略木行净化,助长的内涵。心火境,依旧是一次十分自然的五行木生水的转化,至此,五行俱全,同样也要领路火行升华、涅槃的真意。再然后就是五气流传,生生不息,归于一元,成五气朝元之兆。”
“从中可以看出,即便道路不同,但道家理念始终贯穿如一,几乎毫无二致。”
“而我也不需要别人懂得其中真意,只要道行外现几色元气护体来称,我现在是肾水境,也就是修成三气,始于土行,归于火行,然后五气流传,生生不息,归于一元,我道成矣。”
靳秋郑重一礼,说道:“多谢道友指点。”
这可是将全修在前期的修炼思想毫无保留的阐述给靳秋,对于丹修的借鉴意义很大,要知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便何况是这样的指点之功。
都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古人诚不欺我!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