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米芾手书(2)
作者:汉唐风月      更新:2024-09-23 19:33      字数:3185
�表情很是古怪,不知道是笑还是哭,说道:“我说的是这东西不是米襄阳的书法手稿,但可不是说它不是米襄阳写的。”

  我去,别说特别关心能否挽回损失的徐峰想打他,就连一直很笃定坚信这小册子绝对值钱的刘一流都想一脚给这个可恶的老头儿踢个大跟头,您一句话能连着一起说吗?

  古兰成继续说道:“我刚才查了半天资料,又专门给故宫博物院书画院专门研究字画的金老师打电话请教了下,终于能确定这本小册子的身份,它可比米襄阳的书法作品的价值还要高多了。”

  “真的?那古大爷,这本书能值多少钱?”刚才还担心刘一流胡乱花钱的胡大小姐那个兴奋,这真是叫峰回路转那,只要能值五十万,刘一流别被人说是败家子就行了,听老头儿这么一说,就忍不住问出声来。

  古兰成眼睛一瞪,虽然现在古董都在古玩市场上流通,大家要么是以物易物,要么是支付钱财,但对于他们这种以欣赏和研究为前提的收藏家来说,连古董的来历都不问问,直接问价格,实在是让他有些生气,不过看在胡玉就是一小丫头的情况下,他忍着没有怒斥出声,只是转换话题。

  “你们知道这小册子为什么要比米芾的书法真迹价值还要更高吗?”

  众人尽皆大摇其头,反正都是他写得,是不是因为这本书上的字数多点儿,现在不都是流行按字收费吗?刘一流不由自主的想起后世看网络小说时都是按字付费的这个原则,敢情古人早就开始了啊,不过这话自然是不敢说出口的,有时候摇头装不知要远比说真话要强,尤其是有人在好为人师的情况下,做老师的自然是了解老师的。

  “米芾的书法所有人都知道,流传于当世的也都是他写的字。后人所推崇的“苏、黄、米、蔡”宋四大家中,流传最广。米氏(世称大米)可谓首屈一指。米芾学书法异常勤奋,他自己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刻废书也。”他的儿子曾经说他父亲无日不临所藏晋唐真迹。米芾的书法法度非常严谨,而又流畅飘逸,富有力度。所以米芾的书法哪怕是寸纸数字,人争购之,作为一件珍品珍藏。”

  众人听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露出神往的表情,再看那个徐峰,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可是,古大爷,你方才不是说不是他的书法真迹吗?”

  古大爷睥睨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事实上米芾在绘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画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创造出烟云朦胧,天趣高远的“云山”之景,被后人誉为“米点山水”的新画风,开创了独特风格,展示了画史上的新一页。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画作未有留世,真乃一大遗憾。”

  说到这儿,古兰成摇头叹息,让不是很懂书法字画的几人又一阵向往,这画要是流传下来了,那又该值多少钱啊。

  “您是说这小册子和他的画有关系吧。”胡玉眼睛一转,问道。

  “呵呵,小丫头挺聪明,说对倒也对,但也不完全对。米芾的画迹不存在于世,可是他留下了一本《画史》,这本书记录了他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等。应该是研究他的绘画的最好依据。”

  “那老古你的意思是这个所谓的《画史》就是米芾对绘画搞得一个经验之谈吧,这样的东西那些大文豪们好像都有,我记得和他同时期的苏轼好像也有,虽然够珍贵,但也算不上绝品吧。”员外老头儿好奇地问道,这些知识他还是知道一鳞片爪的。

  “呵呵,老宋,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米芾这个人,了不起啊,他意识到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来达到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