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真定县衙(4)
作者:
何常在 更新:2024-09-24 04:46 字数:5254
r />
许和光心中来气,夏县尊也太拿大了,连马车都不下,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要他们几人三请四拜才肯下车?
“下官真定县丞许和光恭迎夏县尊!”许和光加重了语气,提高了音量。
“许县丞,本县在此。”
许和光正要第三次恭迎时,忽然身后传来一个轻快的声音,他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
一人站在县衙仪门之前,双手背负身后,正在指点仪门两侧的对联。
许和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眨了眨眼睛,又揉了几下,才确信仪门门前不知何时多了一人。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
仪门本是礼仪之门,是县衙的第二道门,位于正门之内,夏县尊是何时穿过正门到了仪门之前?明明他连车都没有下来。
夏祥站立在两层三级台阶之上,身前是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黄铜大钉,他在高大雄伟的仪门的衬托下,竟也不显得得矮小。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夏祥连连点头,“不错,好联,好联。若没有案内三尺法和烈日严霜,哪来百姓四时春和和风甘雨。”
回身一看,见许和光几人飞奔而至,夏祥微微一笑,迈步下了台阶。方才他让幔陀和萧五二人先行一步,他安步当车跟在马车之后。到了县衙,他从侧门进去,欣赏了一番县衙布局才现身在仪门之处。
仪门的内侧还有一副对联,上联:百载烟云归咫尺,下联:一暑风雨话沧桑,笔力沧桑之中透露出几分无奈和凄凉,夏祥微一摇头,说道:“这一副对联过于消沉了一些,不如换成——百载烟云起毫末,一暑风雨话官声……许县丞,你意下如何?”
许和光没料到夏祥初次露面,不寒暄不见礼,却对一副对联评头论足,倒让他为之一怔,只好答道:“县尊这一改,如神来之笔,让下官有豁然开朗之感。”
“说说看,如此一改,意境有何不同之处?”夏祥含蓄一笑,下了台阶,和许和光等人一一见过。
许和光顿时语塞,他只是随口一说,只为讨夏祥高兴,哪里深思有何意境不同,不由支吾说道:“县尊高才,下官不敢乱说。”
“担当任上事,何计身后名。”杨江向前一步,深施一礼,一脸谄媚笑容,“属下真定押司杨江,见过县尊。不知属下对县尊诗句的领悟,可否得县尊精髓一二?”
夏祥意味深长地看了杨江一眼,心中承认杨江之话甚合他意,此人倒是一个机智之人,他微微点头:“很好,很得其意。”
得了夏祥夸奖,杨江面露得意之色,眼睛一斜,却见许和光目光不善,他忙咳嗽一声,敛容正形,不敢再有半分显摆。
马展国和丁可用站立一旁,并不说话。
夏祥让萧五和幔陀也进了县衙,一行数人来到了大堂之上。
大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上书“亲民堂”三个大字。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称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
由于官阁四面通风,冬天断案时,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炉,以供知县取暖,所以官阁又称为“暖阁”。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官阁顶蓬上绘有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