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华夏五十珍(2)
作者:碧眼邪君      更新:2024-09-24 17:59      字数:3012
�说,我给你们十万块钱到市场上,你们要是能够给我带来一百块钱的铜钱就不错了。”听到老教授的话,众人都不由一阵脸红。

  “方奇同学,你跟他们讲讲这些鉴定知识,让他们知道这些可不是我跟你演戏做的绣、”听到老教授的话,下面的众人更是脸上一阵火热。

  “好的教授,但是教授,可以借你的铜钱用一下么?”听到方奇的话,老教授点了点头。

  接着方奇去除三枚华夏五十珍,将其他的铜钱直接一手全部放在了透明的塑料袋里面,混合在一起,。做完这些,方奇漫步走了下去。每两张桌上两枚铜钱,方奇都是直接从里面拿出两枚,没有丝毫的犹豫。

  “不错,一枚真,一枚假。”这时一道声音响起,众人不由看向门外,只见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人正站在门口,手上拿着靠近教室门的学生的铜钱,脸上露出一丝赞赏。

  “李书记。”学校的财务书记,掌管学校i的财务大权,平时上两节课,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巡逻,相当于监工一样的存在。

  “呵呵呵,龙教授,你们继续,不错的学生,这钱币上分得清清楚楚,每个桌上都是一枚真,一枚假,功底不浅啊。”听到李书记的话,众人都不由一惊。看着手上的钱币,刚刚以为只是随便的两枚,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一真一假,想到自己刚才的鲁莽,众人这才不由对方奇另眼相看。

  要知道现在方奇手上的铜钱都是一个大杂烩,方奇能够这么清楚地分辨出用来,这功底确实不是他们可以相比的。

  “好了,现在大家手上的铜钱都是一真一假,很多人看不出来,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真铜钱与假铜钱相比,其实可以七个方面进行辨别。但是一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你们还没有那个基础,现在我们从三个简单的入手。

  第一就是辨锈,现在我们所见的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

  出土的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在钱币表面,称做“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迅速消失。

  当然这种方法现在不现实,所以我们可以用刺针法,将钢针竖直往铜钱表面的铜绿上压,后迅速放开,看钢针是否能立起。立起的为假,因为年代久远的铜绿是坚硬而刺不动的

  第二听声,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家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基本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

  第三闻味,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听到方奇的话,众人都是一脸的震惊,除了老教授与旁边旁听的书记,众人看着方奇都是一阵另眼相看。用这些方法辨别,很快几名学生就将他们手上的铜钱辨别了出来。

  “当然这些并不能辨别所有的铜钱,要知道这些你们知道的,那些仿造者也知道。我今年暑假在缅甸旅游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件珍稀品种的铜钱,上面的方法根本就不能鉴别出来这铜钱的真假。

  他们以真品铜钱为磨具,然后用古铜钱或者古铜镜重番,这样的铜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