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章 战争就是战争(3)
作者:讳岩      更新:2020-08-04 23:53      字数:4994
并没有什么不妥。”

  “将军说的是。”董荼那点了点头,对夏侯渊说道:“我们的族人就很简单,随意取个能叫的上来的名也就好了。”

  夏侯渊只是嘿嘿一笑。

  他并没有和董荼那解释,在中原,能有名且有字的也不是很多。

  许多平民百姓,只不过是给儿女取个贱名,也就不再多理会。

  拥有贱名的人成年后,要是有所建树,也会给自己另外更名再取个表字。

  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富贵与否的象征。

  不过从曹铄执掌各地起,中原取名的习惯已经彻底改变了。

  曹铄选用人才,并不是沿袭过去的士族传承或者名士举荐。

  他设立学府,无论是平民的子女还是士族子弟,只要是贤良聪慧者,都有进入学府的可能。

  进入学府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官。

  所有学府出身的士子,都得从最底层做起,能够管理的起一个村庄,才会被往上一层选送。

  他不仅改变了士族传承的选拔人才,也颠覆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科举制度。

  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科举制度,会让许多寒窗苦读的士子通过一场考试进入朝堂高层,从此改写人生。

  然而曹铄却颠覆了这种可能。

  寒窗苦读的士子,虽然多半都可以做到恪尽职守,却也有一些品行不端却擅长考试的宵小之徒混迹其中。

  那些人登上高位,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怎样为百姓谋取福祉,而是如何中饱私囊以权换钱。

  科举制度拓宽了征募人才的渠道,打破了士族把控朝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进步的。

  可曹铄却始终认为,没有通过历练的官员,是不可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他在选拔人才时,无论学府士子表现如何,一旦离开学府,全都先送到最底层的村庄历练。

  顺利通过历练,治理乡村井井有条的,才会进一步提拔。

  而那些心术不正企图利用权术换取财富的,则会逐一淘汰。

  庸碌无能的,虽然会留下一部分,却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提拔的机会。

  凭借着全新的人才选拔模式,这么些年,曹铄奠定了大魏的基础,也整饬了吏治,建起相对清明的吏治。

  当然,他对如今实行的吏治还是感到不太满意。

  曹铄很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徇私。

  只要是人把持着权力,总会有少部分不合乎要求的人被重用。

  对于这种现象,曹铄明知存在,却没有大力改变,只是时常会安排人手下去查问,一旦遇见严查到底。

  大魏任用官员的法子,让许多平民子弟看见了机会。

  出身卑微,为了改变命运,这些人极其勤苦。

  士族子弟不肯去做的事情,只要有机会,他们必定是争抢着去办。

  自从有了平民子弟被提拔为官的先例,各地百姓给孩子取名也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

  甚至有些百姓为了博个好彩头,给孩子取名还得推算五行八卦,期盼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