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图书收藏(3)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05      字数:3570
�老几乎就能拉平他与自己的差距!

  我去!老头厉害啊!运气也好!卢灿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一本宋刻本。

  得,自己还得加油!

  买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对身后招招手,阿忠从人群中钻出来,朝两位老先生微笑颔首,然后拎着编织袋,站到卢灿身后两步。

  宗老回头盯着阿忠一眼,忽然对卢灿笑道,“我就说呢,感觉身后有人缀着,是你保镖啊。”

  卢灿抬抬手对宗老笑笑,“阿忠,我家里人。”

  宗老的话,让卢灿印证心底另一个猜想——宗老练过武术。

  虽然阿忠没有特别刻意隐藏,可他为了不影响卢灿逛街,还是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引人注目,在唐人街这个满大街都是亚裔的地方,其实很不起眼。

  可宗老还是感觉出来!

  这不是一位普通老人能有的感知。

  回头安排人查查这位宗老——没有恶意,只是好奇。

  卢灿再度低头。

  这次他与宗老站在一侧,所查看的书籍,基本上宗老都已经看过,想要捡漏亚洲书籍没有一丝一毫可能,他的目标,是那些宗老不感兴趣的英文典籍。

  一共有六排书籍,都是书口朝下、书脊朝上的立式排放,方便查阅。

  卢灿先是寻梭全场,没看见精装本。

  在欧美的跳蚤市场书摊中,几乎很难见到精装本图书,即便是专业的图书跳蚤市场也很少见到,那是因为在欧美,精装本几乎是“收藏本”的代名词。

  北美书刊市场较为成熟,精装本通常都会在简装本之前发售,大约在精装本发行三到六个月甚至更久之后,才考虑发售简装本——简装本的均价只有精装本的一半。

  这种发行习惯,天然的造就出“等级差异”。

  而等级差异,又造成精装本的另一很有意思的功能——它成为提升品位与格调的装饰品!

  看看欧美电影电视剧中,那高高的书柜中塞满各种书籍,几乎全是“精装本”!

  又因为精装本的发行数量往往很少,这又为“精装本”图书,增加“市场稀缺性”。

  因此,欧美图书家庭收藏,几乎等同于“精装本收藏”。

  没看见精装本,倒也说不上失望,他的目光落在最前面一排。

  八十年代,北美是全球最大的书市,面前这一排书籍,卢灿竟然一本都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就意味着不是知名书籍,不具备多少收藏价值。

  这样的鉴定,是不是很糙?

  是很糙,但没办法。

  这些书中,可能带有作者签名,或者夹有其它物品譬如书签、支票、钞票或者邮票……

  总不能一本本的去翻吧?

  那样的话,一上午时间都未必够。

  所以,他选择从“有记忆有印象”的书籍开始。

  他这边开始寻找,那边宗老已经和小黑皮摊主议价,两本书两美金!

  不管是不是宋版,宗老都捡大漏!

  真让卢灿羡慕!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