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子仲姜盘(3)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07      字数:3495
/>
  这个要求稍稍有些过分。

  可加尼森没在意,点点头,“当然可以。”

  管家从柜几的抽屉中取出一副白手套,递给卢灿。

  卢灿左手戴上手套,揭开盖子,腹深十公分左右,没发现铭文。有用光着左手指腹,在器物的蕉叶纹饰及引流部位摸了摸,再度将这只青铜角放下。

  没错,商代后期的青铜角,出土至少三五百年!

  商代青铜器以粗犷豪放,以气象取胜,也正因为这一点,考古界有不少专家认为,商代是“少数民族”建国……真假不知,概不负责。

  盖体完整的青铜角,很少见,因此,这件青铜角完全可以入馆研究。

  第二件是商代青铜簋,这种青铜器就很常见,虎博的青铜馆中,至少有十多件。

  这尊圆簋,同样带盖,簋圆侈口,卷沿,四兽耳附长珥下垂,深腹,腹壁近直,高圈足有宽边。颈部饰三排排列有序的乳钉纹,簋身饰一周细直棱纹,上下有两道弦纹,下腹饰一周四排乳钉纹。

  圈足上饰四组饕餮兽面纹,中有脊棱。

  这是一件商代圆簋的标准器,同样很有价值。

  波廷格家族收藏的青铜器,虽然没有鼎类重器,可依然相当精彩——没有一件是生坑,全是三五百年前出土的熟坑老货,看得卢灿心痒痒。

  左侧五件看完,卢灿转向右侧。

  第一件就让他双目瞪得溜圆!

  我去,这东西怎么在波廷格家族?难道波廷格家族在今后的十年中,将这件器物转手售卖了?

  他看到的是什么?

  一只直径在四十五公分左右的双耳铜盘!

  折沿,浅腹,圈足,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

  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

  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饰着变形兽体纹。

  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浅浮雕水兽二十只,微微凸起于盘壁。盘心部位则有着立体圆雕十一只,这十一只水兽明显采用青铜活榫卯结构,附在铜盘表面。卢灿伸手轻轻拨弄一只青铜鱼,喔噢,竟然能作平面360度的旋转!

  盘壁有清晰的铭文,依稀可辨,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隹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中姜沫,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大名鼎鼎的春秋子仲姜盘!

  记忆中,这件铜盘,是港商叶肇夫于1994年3月,以3750万元的巨资购买下来,当时邀请的鉴定者,为沪博馆长马承源老先生!

  1997年,叶肇夫将这件春秋子仲姜盘捐赠给沪博,立即成为沪博的镇馆之宝!

  围绕这件器物,后世闹出的风波颇大。

  这件稀世珍宝,此前从没被任何一版“海外流失文物名录”上收录过。

  那么,问题来了——

  子仲姜盘是何人所造?因何而造?何时出土?何时流失?流至何地?又因何而被收购?为何历史上记录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