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盘匜组合(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07      字数:3061
周时期,有点类似于“瓢”的作用。《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两个侍者,一个持匜倒水浇在手上,另一个端盘接在手下,洗后递上手巾擦拭。

  因为盘与匜,在礼仪中是组合使用,一个倒水,一个接水,所以青铜匜和青铜盘,往往被视为“组合件”。

  这是一件兽形匜,通高二十公分,宽三十六公分左右。

  浅腹,腹部有铭文,铭文内容与子仲姜盘几近相同,只将“沫盘”写作“沃匜”。

  兽头形曲管式流,龙形鋬,圜底下具4个扁兽足。

  全器满布纹饰,匜腹上一条条一首双身的螭龙相互纠结,螭目突出,构图明快简洁。龙形鋬的龙首下探,衔于匜尾,龙尾下垂,尾端外卷,龙身隆起作弓形,龙背、龙首处各立一小龙。

  这件铜匜,同样器形精美,做工细致,极具观赏性。

  现在再回过头看大英博物馆给子仲姜盘的鉴定结果中的“疑似”。

  卢灿怎么想怎么都觉得脸皮火辣辣的。

  毫无疑问,这两件物品,一定是同时鉴定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坚定者,都会依照子仲姜匜的鉴定结果,给子仲姜盘一个非常肯定的鉴定结果。但是,大英博物馆的鉴定部门,偏偏加上“疑似”两个字,表明他们并没有因为“旁证”,而影响到物品本身的准确鉴定结果。

  没错,加上“疑似”,更显出他们的专业!

  这件事给卢灿一个警醒——自己还需要更专业!

  当然,卢灿的羞愧,外人一无所知。

  事实上,此时他除了暗自羞愧外,更多的是惊喜!

  子仲姜盘在沪博展出之后,引起偌大的风波,有记者曾经采访马成原马老,就提到“既然有子仲姜盘,那有没有子仲姜匜”的问题。

  马老给出的答案非常肯定,有!

  在美国纽约为私人收藏,是他亲眼所见。

  2000年左右,马老曾试探性向对方提出,用其它多件青铜器换回“春秋子仲姜匜”,以使这对2700岁的盘匜团聚。

  对方笑着一口答应,但提了一个条件——用“子仲姜盘”来换!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这件事卢灿也知道,没想到,竟然在波廷格家见到完整套装!

  这惊喜就太大了。

  这也说明,几年后,波廷格家族不知道发生什么变故,将收藏的青铜器全部售卖,而且是拆开后分开出售。当然,也有可能是买家分散导致。

  将手中的子仲姜匜放下,卢灿回头对加尼森笑笑,“加尼,你父亲收藏的这些青铜器,有过出售的想法吗?”

  加尼森捏着铭牌的手,紧了紧,轻咳一声,“这得问我父亲。这些厚重的家伙,在我们家传承一百三十年以上,所以……我也没办法确切的告诉你,它们会不会被出售。”

  卢灿点点头,没再继续追问下去,这让加尼森有些许失望——以他的想法,这些破铜烂铁,换沉甸甸的英镑,不好吗?

  他还想主动找卢灿,探探底,却被管家若有若无的摇头制止。

  接下来的青铜器是对器——春秋青铜鱼鳞纹壶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