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哈沃船厂(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08      字数:3713
灿固执己见。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英国船舶工业的未来契机在哪儿。

  散货船、集装箱船舶、油船等常规产品的建造,已经转移到亚洲的低成本国家,这确实不假,但是,豪华邮轮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豪华邮轮建造企业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这就是卢灿选择哈兰德与沃尔夫船厂的真正原因。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确实对哈沃船厂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对于泰坦尼克的沉默,人们更多的是哀痛船上丧生的数千条生命,对于船体质量的质疑虽然有,但并不多——撞上庞大的冰山,即便是皮糙肉厚的无畏级战列舰也架不住,更何况一艘邮轮?

  刨除这一负面因素,剩下的就是正面影响——还有比透过泰坦尼克这一信息,向目标客户证明,哈兰德与沃尔夫船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专业邮轮制造商,更快捷的方法吗?

  这一事件的传播效应,是花费几千万英镑都达不到的效果!

  这么做有点损,当然不能公开,因此,卢灿只能私下和田乐**流。

  至于整改哈兰德与沃尔夫船厂,将其定位于豪华邮轮建造商,在技术层面,当然没问题——哈沃船厂在豪华邮轮建造方面,确实有着深厚的积淀。

  正因为是豪华邮轮,复古、尊贵、材料的应用,一直是豪华邮轮的标配,所以在设计创新方面,反而不需要过于标新立异。

  至于高福利的拖累……也没关系,收购哈沃船厂之后,必要的裁员,养老福利买断,以及转移部分配件制造,那几乎是一定的。更何况,现如今的哈沃船厂员工也不算多,只有三千四百多名。

  说服田乐群之后,反对意见逐渐平息——人家公母俩都没意见,作为属员,能说什么?干活呗!

  不过,收购哈沃船厂的谈判,远要比卢灿想象中更复杂。

  目前僵持的难题,有两个:

  第一个是卢家谈判组想要废除《战时条例》,英国船舶工业协会不同意。

  注意,不是哈沃船厂,而是英国船舶工业协会。

  所谓《战时条例》,是唐宁街制定于1925年的一条规定:当遇到战争威胁,政府有权征收他认为可以保障国家安全的企业。

  战时条例很明显侵犯“私人财产权”,因此,从设立之日起,就受到外界诸多质疑与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唐宁街放宽限制,将必须接受战时条例的企业,列出名单。

  很不凑巧,哈沃船厂就位于名单之上。

  原本,这一条例大家都不怎么放在心上——战后三十年,从未实施过。偏偏去年冒出个“马岛之战”,让唐宁街忽然对这一条例看重起来。

  卢灿想要完完全全的拥有哈沃船厂,就必须要挣脱《战时条例》的束缚,办法只有两个,要么让唐宁街废除这一条例,要么让唐宁街将哈沃船厂从名单中划掉。

  他坚持要摆脱《战时条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涉及到哈沃船厂的搬迁问题。

  整改哈沃船厂只是卢灿的想法,究竟能不能成功,他自己都不能保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整改不成功,怎么办?还待在北爱尔兰赔本赚吆喝?

  卢灿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