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各有所得(3)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09 字数:3033
�从卢灿这里“套补贴”——八十年代的英国教育体系,远没有二十年后的名头——哈佛剑桥牛津麻省理工这些欧美名校,在欧洲的影响力并不是特别大,反而在重视教育的华人群体中,这些名校被过度“神话”,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华人捐款,因而小日子过得特别富裕。但是,现在的华裔族群还算不上富裕族群,因而,这些名校还没那么舒坦。
遇到卢灿这种土豪,威尔玛院长可不使劲薅羊毛?
但不得不说,这一手,薅在卢灿的痒痒肉上!
国外文物回流,最大的难题,不是说文物有多昂贵买不起,也不是说文物追索的难度有多大,而是根本不知道哪些藏品外流,又被哪些藏家拥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八十年代初期,国内专门成立“文物回流办公室及中国近现代文物流失调查处”,初期为国务院直属单位,后划归文化部,直至2011年撤销机构,并入文物局文保中心。
这家单位最大的贡献,就是初步统计非法外流文物数量、流向及部分收藏机构,为漫长的文物追索之路,指明方向。
调查外流文物去向,这项工作卢灿也想去做,可是……单靠虎园博物馆一家,绝对做不到啊!
现在,威尔玛院长的提议,毫无疑问,让他再度看到希望——尽管对方可能是奔着他的钱来的,卢灿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只能说,各有所得!
他马上扭头看向杜希德教授,“杜教授,虎博拥有三个修复中心,分别为金属器、陶瓷器和纸质类,另外,虎博还与另外两家公司联合开展仿古纤维修复与竹木制品修复。可以说,我们的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中国古法修复方面,很有心得。威尔玛院长的提议,你看如何?”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杜希德教授眉开眼笑,张口来了句《孟子》中的名言。真不愧是“剑桥大学汉语教育第一人”。
在这几次交流过程中,杜希德教授的话语并不多,与卢灿的互动也不算特别密切,卢灿对杜希德的了解,也不算多。不过,从他的寡言少语来看,为人要比威尔玛院长更质朴,应该不难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