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松林募资(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0      字数:3230
,我家出的钱,回头转给你。”

  合着,一楼的那些女人,耳朵都竖着呢!连二楼的谈话,都听得这么仔细!

  田婶不知道说了句什么,楼下传来一阵咯咯乱笑。

  创立茗茶公司只是一个小插曲,尽管知道这家公司未来可期,可依旧没被卢灿放在眼中——赚钱的机会多了去了,譬如眼前就有一个赚钱的机会,是阿尔达汗带回来的信息。

  最近几天,卢灿忙于山中商社的交易,阿尔达汗也没闲着。

  作为一名称职的“舔狗”,他陪同米拉·奈尔出入松林制片厂,准备成立影视公司的文件,筹备办公地点,招募人员,昨天晚上才回到蓝贝斯。

  他从松林制片厂带回来一条消息——松林制片厂打算收购谢伯顿制片厂,打造英国最大、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三大影视制作基地!

  当阿尔达汗说出这句话时,卢灿很诧异,这句话确定没说错?在他的印象中,世界最大的几家影视基地,不都在好莱坞吗?

  影视行业,他真心不怎么了解,所有的那些,都是脑海中的记忆印象。

  阿尔达汗解释之后,他才明白过来。

  事实上,此时的好莱坞,远没有十多年后那么强势,欧洲电影的小日子,过得并不差。

  说说欧美影视集团的实力排行榜。

  六十年代,全球最大的电影制作集团,公认的,是美国米高梅影业。这家公司市值最高峰时,能占据北美年度总票房的28%,在全球拥有十三个大型摄影棚,三万多名技术工人。

  不过,进入七十年代,这家制片集团快速滑坡,赌业大亨柯克·克尔科里恩接手之后,更是加速度滑向深渊,柯克将其优质资产剥离,或售卖或改建成高档酒店,差点让米高梅“猝死”。

  好在柯克是个资本运作高手,很快利用米高梅,吞并联美影业,这也让米高梅的排名不那么难看。八十年代初,这家公司的排名,大约在全球第六或者第七的样子。

  榜首,被购置多处米高梅甩卖的摄影基地的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取代。

  但是,华纳兄弟只能在北约范围内称雄,它的榜首位置,并不被苏盟及华约的国家认可。

  因为,莫斯科国影一三厂,也就是苏盟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无论是人员规模、电影产出以及影视拍摄基地的数量,都要超过华纳兄弟。

  第三呢?也不是好莱坞公司,而是法国高蒙制片集团。

  这也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拥有从影视基地、制作、发行、影院等全流程的垄断性质的电影公司,每年的电影发行量,接近法国制作电影总量的三分之一强。

  第四就是英国的松林制片厂,英伦三岛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

  第五依旧不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而是声名鹊起的“宝莱坞制片集团”。没错,印度人在孟买打造的电影制作基地,已经初见成效。

  第六名的归属,则在米高梅公司与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之间产生。

  米高梅就不再介绍,说说这个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

  他们每年能制作三十部电影,在东欧拥有四个影视基地,全职员工超过两万三千人。整个六七十年代,东欧的电影市场,几乎都被南斯拉夫人制作的电影所霸占,风头一度超过莫斯科国影一三厂。原因很简单,他们制作的很多战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