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西澳投资(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1 字数:3306
��。腓特烈二世所做的小动作之一,就是暗地里支援“异教徒”,包括已经濒临绝境的清洁派。
查理·奥托,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从日记描述中的语气推测,似乎是腓特烈二世的侍从官。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下这些对于教廷而言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叛逆事件。
同时,他还在日记中怀疑,腓特烈二世之所以暗中支持清洁派,不仅仅是给罗马教廷添乱,更是为了清洁派所珍藏的“圣杯”与宝藏。
日记中,记录了一件对于查找清洁派宝藏非常重要的事情。
1229年,腓特烈二世与教皇军队,在西西里岛交战正酣,支持清洁派的朗科多(法国南部的一个省份)亲王,与清洁派当时的主教鲁西昂,曾经携带圣杯秘密拜见腓特烈二世,祈求庇护。
在奥托的日记中,对圣杯有着非常准确的描述:通体为纯金所制,圆形底托上,镶嵌着28颗珍珠、2块红宝石和2块绿宝石,杯底嫣红;含底托的高度约为三分之一腕尺——腕尺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长度单位,指的是从指间到肘的距离,约合45厘米。
但不知为何,腓特烈二世并没有收下圣杯,反而放走了两人。
腓特烈二世的这种行为被奥托认为,神圣帝国皇帝想要从教义上给罗马教廷制造更大的麻烦,因为当时遭受教廷压迫的不仅仅是清洁派,还有亚当派、圣像破坏派、祷告派等反对教廷的教派,皇帝希望他们能团结起来,因而,放走唾手可得的“圣杯”。
但是,1230年,腓特烈二世的军队,战胜护教军,罗马教廷教皇格里高利九世不得不低头认输,解除对皇帝的“绝罚”,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此后,奥托多次听到皇帝在感慨,当初为什么不留下圣杯……
罗森在查阅日记之后,确信圣杯真实存在,开始关注卡尔卡松宝藏的信息。
还别说,她很快又从1954年卡尔卡松出土的《密餐之书》,找到另一条线索——出生于朗科多地区安托万·勒南——勒南三兄弟的老大,是清洁派的坚定守护者,同时也是卡尔卡松宝藏的守护人。他在去世之前,曾经转移过圣杯和宝藏,并将其重新掩埋。新的宝藏掩埋地点线索,被他们三兄弟联手,绘制在六幅油画中。因而这六幅画,又被称之为“秘钥之册”。
罗森自认为将所知道秘密,全部告诉了卢灿,那么也就应该得到卢灿的坦诚。
其实,卢灿告诉罗森的信息,也是真实的,但不完全——他只告诉罗森,自己拥有勒南兄弟的画作,并没有说具体数量;同时也告诉罗森,法国一位瓷厂老板手中有另外一幅,但又没有告诉罗森,威尼斯蕾丝博物馆馆长手中那幅的消息。
罗森对卢灿有意见,是因为她想见见卢灿手中的“那一幅”——她自己认为卢灿手中只有一幅,可卢灿却以“时机不成熟”,拒绝了。
这让罗森很不开心。
事实上,卢灿真的认为时机不成熟——最近几天,他正在游说图卢兹瓷器厂老板托马斯,还有威尼斯蕾丝博物馆馆长戈巴维扬,携带所收藏的两幅勒南兄弟画作来港。
到时候,六幅齐聚,大家一起查找秘密所在。
那才是真正的合适时机。
可是,戈巴维扬似乎有所顾虑,不太愿意携画来港,说要考虑考虑。
罗森不愿意与卢灿说话,卢灿能交谈的对象,只有上手位的香江茶博馆利亚姆·卢克馆长。
利亚姆·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