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联合考古(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1 字数:3105
的“名鉴”,指的是能证明墓主身份的篆刻文字类陪葬品,譬如私人印章、墓铭或者文书之类物品。
考古也是一项“保密”工程,可惜,眼前三人似乎在这方面没有太多防备。
黄淼章笑道,“暂时还没有,不过,从现在出土的墓葬品风格和规格来看,应该是战国晚期到汉朝这一段时间的王级墓葬。”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确定是南越王赵眜的墓葬。
“王级墓葬?”卢灿心中跟明镜似的,可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的笑容,以猜测的语气说道,“难不成是南越武帝,或者南越文帝的墓葬?那可是解了千古之谜!”
南越武帝,是南越王赵佗的“僭号”,南越文帝则是他孙子赵眜的“僭号”——赵佗一度称帝,不承认中原王朝的统治,后来,虽然他和他的子孙,对汉朝上表称臣,可实际上,他已经为自己戴上“帝号”,只是这一帝号,不为中原王朝所承认。
“不排除这种可能。”显然,考古研究所已经有所推断,现在处于找证据阶段。年轻一些的陈伟汉,在旁边很自豪地笑道,“从外围甬道的随葬铜器、玉璧和陶器来看,还真有可能是南越王的墓葬,只是目前还没找到真正的铭鉴,相信主墓室应该有蛛丝马迹。”
卢灿微笑点头,没等他开口,旁边响起麦英豪的斥责,“跟你们说过多少次!考古,要以出土文物说话,不要妄下结论。还有……你们还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吗?保密条款没读过?”
面前这三人,顿时噤若寒蝉!
卢灿立即回头笑道,“麦老,这事怪我,是我好奇,才向几位老师打听的。”
在国内,类似于麦英豪这种对虎博的崛起,保持相当的警惕性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不在少数,譬如故宫的徐梆达老爷子他们,早几年就对卢灿在京师、津门等地的“扫货”行为,在不同场合都表达出希望政府明令禁止的意见。
还真不能责怪他们的“不近人情”,此时,国内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将香江视同中国一份子,在他们看来,文物到了香江,未来去向就没了保障。
麦英豪看向卢灿的眼神挺复杂的,对方毕竟是“大豪”,他多少要给点面子,便没在“泄密”问题上纠结,将手中的两件物品递给卢灿,“卢先生,这两件物品还你,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彭窑白釉蒜头瓶,已经过了出口年限……你应该心中有数才对。”
所谓年限,就是国内文物法规定的“乾隆六十年”,这是中国古董艺术品出口的一条红线。
卢灿嘿嘿一笑,“麦老,这可是民窑出产的生活用品,原则上它都算不上古董,不是吗?”
麦英豪一窒。
文物法禁止1795年之前的文物出口,但不包括生活用品——这件彭窑白釉蒜头瓶,绝对算得上彭窑的标准器,相当珍贵,但是,说它是文物却没有文物认定,只能算是普通生活用品。
显然,卢灿在钻空子。
至于那件梅花锁,那就更是生活用品。
两件东西,都很有考古价值,只是,国内文物法的空当太大,无法限制……
老头子兴趣索然,沉默了好一会,才抬抬手,“卢先生,还希望这两件东西,能终于虎博,别在放出去了。”
老一辈的情怀,值得钦佩。卢灿点点头,“这一点,您老放心,下次去虎博,您肯定能在虎博展馆看见它们。”
&emsp